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并分别发布总体方案

  四川自贸试验区启航

制图/杨仕成制图/杨仕成

  中国第三批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即将正式挂牌,它们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挂牌的自贸试验区包括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加上此前设立的上海、天津、福建、广东4个自贸试验区,共同形成了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华西都市报讯(四川日报记者陈岩)3月31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包括四川在内的第三批自贸试验区集中亮相。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和辽宁、上海、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等8省市负责人介绍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第三批7个自贸试验区分别为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其中,3个在西部,2个在中部,1个在东北,1个在东部。加上上海、天津、福建、广东4个自贸试验区,目前全国共有1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从“齐头并进”进入“雁行阵”模式。

  “这次新设的自贸试验区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请问这样的布局有何考虑?”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受文表示,这是更好为全国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加全面的改革开放进行试验和压力测试;也可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以及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

  从地理位置上看,四川在11个自贸试验区中位置最靠西。有专家提出,这意味着四川将在国家对外开放,尤其是进一步打通陆上向西通道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从全国来看,四川地理位置独特,将加速构建中东西互济、海陆空统筹的对外经济走廊。王受文表示,各自贸试验区开展差异化试点,四川将聚焦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战略,激活创新创业要素,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四川下一步将如何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省委常委、副省长王宁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四川将抓紧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统筹双向投资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推动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进一步激活创新创业要素等。

  近年来,四川将扩大开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走在西部开发开放的前列。截至2016年底,落户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321家,中德、中法等多个国别产业园区先后落户四川。这些都为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专家解析

  四川自贸试验区

  七大特点

  四川作为第三批进入自由贸易试验区阵营的区域,与其它10个小伙伴相比有哪些特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了西南财经大学四川自贸试验区综合研究院(筹)执行院长姜玉梅。

  姜玉梅认为,四川自贸试验区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点:

  1

  自贸试验区的区位布局方面,四川地处西部,占四川自贸试验区面积83%的成都为典型的内陆,既不沿海,也不沿江,也不沿边。

  2

  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基础方面,与第一批、第二批自贸试验区明显不同。2016年四川人均GDP位居全国第24位,基础设施、开放程度、营商环境、人才储备等方面有相当的差距。当然,四川自贸试验区又是在第一批、第二批自贸试验区试验基础上的展开的,可以复制一些制度和经验。

  3

  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方面,四川自贸试验区确定的是“四区一高地”,即建设西部门户城市开发开放引领区、内陆开放战略支撑带先导区、国际开放通道枢纽区、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4

  自贸试验区对接国家战略方面,强调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等三大战略的对接。

  5

  自贸试验区的产业特色发展方面,四川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医药、食品饮料等先进制造和特色优势产业,同时根据区位特点特别强化了大通道大口岸功能,着力建设联通世界的国际综合物流服务体系,形成了有特色、有侧重、针对性强的试点格局。

  6

  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具体举措方面,四川自贸试验区突出强调统筹双向投资合作、推动贸易便利化、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机制、激活创新创业要素、实施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战略;突出强调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实现“4化”,即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国际化、环境法治化。

  7

  自贸试验区带动效应方面,四川自贸试验区强调打造西部地区门户城市开放高地、打造内陆地区联通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西向国际贸易大通道重要支点,以及建设成为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成渝城市群南向开放、辐射滇黔的重要门户。

  来源:华西都市报

责任编辑:陈楚潺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