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华夏时报(公众号:chinatimes)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3月28日,兴业银行在银监会召开上市十周年新闻发布会。

  兴业银行行长陶以平在会上回顾了兴业银行上市以来的发展情况。他说道,兴业银行2007年2月5日上市,十年来以打造“百年蓝筹”为目标,业务稳步增长,在有力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也为投资者创造了优良回报。十年间,机构数增长5倍,现在已经基本实现各省市的覆盖;进入信托、租赁、基金、期货、资产管理、消费金融等领域,成为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控股集团;总资产从2007年初的6177亿元增加到去年9月末的58169亿元,年复合增长26%;同期资本净额也从288亿元增加到4507亿元,年复合增长33%;年实现净利润从2006年的3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502亿元,年复合增长33%。ROE,10年间均保持在24%左右的增长,10年来累计现金分红528亿元。

  陶以平指出,兴业银行能在并不具备明显”先天”优势的情况下取得跨越发展,并持续跑赢大市,首先归功于良好的宏观经济金融环境。过去这十年,我国GDP年复合增长13%,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金融改革稳步推进,激发了市场活力,也为金融企业创新发展和效益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他说道:“科技日新月异,也激发着我们推进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热情。兴业银行独创的银银平台,以科技输出为基础,以互联互通、共享共赢为理念,连接起近800家金融机构4万6千多个网点,为300多家中小金融机构提供信息系统建设服务,既极大节省了社会资源的重复投入,又扩大了服务的覆盖面,丰富了普惠金融的内涵。”

  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和绿色金融的拓荒者、领跑者,兴业银行在国内最早建立专业团队连续十年植“绿”,每年主动披露节能减排等社会责任指标,累计为上万家企业提供绿色融资超过1万亿元,经济与环境社会效益双双开花结果。

  把握经济转型升级、金融综合化趋势,率先推进FICC、投行、资管等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现在这些业务都已成为各家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业务门类。到去年末,集团代客管理资产余额近3万亿元,资产托管规模达9.44万亿元,是表内资产规模的1.54倍。

  陶以平表示,我们准确把握利率市场化和融资多元化趋势,在同业中率先探索资产负债表的重构。反映在负债端,在大力发展一般性存款的同时,灵活运用大额协议存款、NCD等市场化负债工具,迎接利率市场化浪潮。反映在资产端,在稳步发展传统信贷的同时,积极推进债券、信托、租赁、资产证券化等融资工具创新,满足实体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他说道:“从我行自身看,除了得益于全行员工团结拼搏,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我们始终牢记’为金融改革探索路子,为经济建设多做贡献’的使命,坚定不移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正是基于对差异化经营的坚持,十年来兴业银行大胆改革创新,努力探索特色化商业模式,既成功实现了后发赶超,又为有力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并且努力做出自己应有的积极贡献。”

  在谈到兴业银行未来五年如何丰富服务实体经济的外延和内涵,继续保持战略定力,行稳致远时,陶以平强调,当前我们工作的总基调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是一致的,也就是“稳中求进”,即五“稳”五“抓”:一是“稳”总量,抓结构调整。不单纯追求规模扩张,优化资产结构,夯实客户基础、业务基础。二是“稳”资产,抓负债增长。优化负债结构,加快核心负债增长。三是“稳”效益,抓非息收入。紧跟政策、市场变化,通过优化业务结构推动非息收入加速增长。四是“稳”质量,抓处置化解。发挥体制、政策优势,不断提高处置化解成效,向不良资产经营要效益。五是“稳”基础,抓服务质量。客户永远是银行安身立命的根基。围绕客户的需求、“痛点”,开“良方”、用“良药”、施“良策”,实实在在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是贯彻落实中央“扶实体”要求的关键。我们将从体制机制改革、业务流程优化、科技水平提升等多方面持续提高服务客户质效。

  落实到集团经营战略上,我们将进一步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轻资本、高效率”的转型方向,加快结算型、投资型、交易型“三型银行”建设,更加重视发展结算类业务,强化对客户经营全过程的渗透,进一步做大做强金融市场交易类业务,提高集团轻型化发展水平,同时发挥综合化优势,利用多元金融市场资源,为客户提供综合融资服务。

  未来几年我国将深化供给侧改革,全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对金融而言,就是要持续深化改革,“去杠杆、抑泡沫、扶实体”,防止“脱实向虚”。

  他坚定说道,尽管当前银行经营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有信心继续交出投资者和市场认可的成绩单。

  在谈到兴业银行如何走出差异化发展道路时,陶以平说道:“我是从去年2月底到了兴业银行,到今天已经一年零一个月。这一年多来,我对兴业银行的感受最深的是兴业银行强大的创新基因和创新文化。换句话说,兴业银行始终在创新中不断前进,这也给我做好工作增强了信心。”

  他表示,经济效益方面,从风险角度来看,6千亿余额的绿色金融融资,不良率不足0.5%。所以我们也在呼吁,希望监管部门能够给绿色金融业务适当降低一点风险资产权重,给一些定向降准等支持,使发展绿色金融形成社会共识,推动绿色金融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他说道:“10年前兴业银行就开始涉及绿色金融,而且是最早采用‘赤道原则’的银行。虽然很多银行也都在涉及这个领域,但兴业银行率先开辟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实际上这10年下来,绿色金融不仅是业务产品的创新,更是兴业银行风险管理和社会责任的创新,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从社会效益来讲,我们通过绿色金融支持的项目每年已可以节约标准煤2647万吨,年减排CO₂7408万吨,年节水3.04亿吨。”

  他举例道,比如普惠金融,我们提出“让金融更有温度”,较早推动普惠金融,推出服务于中小金融机构的银银平台。还有我们率先将养老金融列入战略性业务,满足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兴业银行在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机制方面,也有很多创新,包括比较早推动的矩阵式的管理模式,引入以EVA为核心的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了以FTP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这些都是兴业银行在不断推动创新过程当中的成果。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冉学东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