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23日08:12 新浪港股
景泰利丰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英飚景泰利丰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英飚

  新浪港股讯 2017年3月22日,“新浪港股通模拟交易大赛颁奖典礼暨2017港股通投资论”在北京举办。本次活动由香港交易所赞助,国内8家券商(海通证券、兴业证券、东方证券、国泰君安、中投证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华安证券,排名不分先后)协办。香港泓铭资本CEO许韬、景泰利丰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英飚、大钧资产总裁、合伙人胡湘、资深港股投资者王佳忠先生参加了圆桌论坛讨论。大家共同探讨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2017年港股投资机会。

  景泰利丰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英飚表示深港通开通之后,随着中国货币的走出去,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我们越来越能感觉到,在中国做投资,我们的投资者也必须具备海外投资经历及国际眼光。目前投资深港沪三地,其实并没有说一定是要投资A股或者是港股,甚至大到中概股都是投资方向。所以说我觉得在中国做投资,可能越来越需要国际化的团队。景泰也是非常重视国际团队建设,并且在五年前就领先做了布局,现在应该是到了一个准备收获的季节。

  所以今天很高兴有机会来宣传,我们对于港股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我们认为,2017年的投资风口就是港股这一块。我们公司也针对自己的优势及市场行情,即将会推出若干个港股基金,迎接今年港股的行情。

“互联互通背景下的港股投资趋势”圆桌论坛“互联互通背景下的港股投资趋势”圆桌论坛

  以下为圆桌论坛环节(张英飚部分)实录:

  我是景泰利丰的创始人张英飚,各位新浪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景泰利丰创始人张英飚,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在这里借新浪财经的平台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们对投资香港市场投资的一些观点。我们景泰利丰公司已经有十年的投资历史,港股也有五年历史,并在2014年获取了香港证监会的9号资产管理牌照。我本人在证券行业已有23年的大型资产管理经验,前面9年在券商的自营和资产管理部门,从券商出来后在公募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4年,2007年从公募出来成立景泰,一直运作至今。

  目前公司旗下一共管理了22只基金,其中国内A股17只, 3只海外基金,还有两只QDII对接景泰的海外基金,投资范围涵盖A股、中概股、美股及以美元、港币计价的固收等。所以我们客户的选择比较多,尤其我们是国内少数有两只QDII的基金来对接我们海外的产品的私募基金公司,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情况。

  景泰基金的主要标签是获取低波动率下的绝对收益,我们13年后成立的产品都是0.9元止损,所以在2015年股灾中我们没有一只基金跌破0.9元,也很好的保护了投资者。我们主要以成长股为投资标的,分享在中国经济当中发展比较好的公司,在海外也是一样.中国经济体量巨大,作为中国的基金经理出海投资中国在境外上市的股票是更有优势的。另外,景泰也特别重视国际化,我们的香港合伙人管宇是从美国道富环球回来的,拥有着丰富的海外投资经验,他主要关注成熟市场,目前已成立了一只投资美股的量化基金。

  深港通开通之后,随着中国货币的走出去,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强国。我们越来越能感觉到,在中国做投资,我们的投资者也必须具备海外投资经历及国际眼光。目前投资深港沪三地,其实并没有说一定是要投资A股或者是港股,甚至大到中概股都是投资方向。所以说我觉得在中国做投资,可能越来越需要国际化的团队。景泰也是非常重视国际团队建设,并且在五年前就领先做了布局,现在应该是到了一个准备收获的季节。

  所以今天很高兴有机会来宣传,我们对于港股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我们认为,2017年的投资风口就是港股这一块。我们公司也针对自己的优势及市场行情,即将会推出若干个港股基金,迎接今年港股的行情。

  孟一:我们听到张英飚先生介绍公司的策略,也会把公司变成一个多策略的组合,像FOF,是这样一个感觉。

  张英飚:我们没有做FOF,我们的低风险基金是说以配置类似于配售新股或者是境外优先股等低风险标的为主的基金。还有一类是权益类基金,主要投资二级市场,风险偏好高。

  孟一:张总谈一谈深港通、沪港通开通之后,您觉得做港股跟开通之前有没有一些区别?

  张英飚:在这方面,其实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们国内17只基金当中的10只是开通了深港通的。除了国内基金外,海外那一只中概股基金也能感受到市场的变化。港股通开通后,我觉得是非常正面的。目前我们的组合当无论是港股或是A股,它们最近都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两边相互在买对方稀缺、优质的标的。尤其是还跟AH股溢价较大的,比如说AH股同时上市的汽车行业某公司,可以感觉到资金在有条不紊的进入。在之前的投资中我们也一直看好,但是在A股中表现不如预期。港股通开通后,现在终于感觉到A股也变得像港股市场一样,大资金也愿意去买这些好的公司。基于这种市场的变化,我非常赞同张忆东讲的这个观点。

  同时在投资中出现投机现象我觉得也很正常,不要因为有了美图这样的现象,我们就去抨击说它不好。就像刚才许总也讲,港股这边投机厉害得多,市场中本就存在投机行为。如果没有投机,这个市场就不正常了。如果想把所有的投机都扼杀,那么也就没有了投资,投机本就是伴随投资而生的。一个市场之所以活跃,就是因为它有投机,也有投资。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有投机现象而去说市场环境不好,这是不同类别的投资人有不同的取向导致的。所以我觉得自从开通之后,投资者的多层次使得市场更加丰富与中和,我是给予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

  我在去年12月深港通开通之前做了许多采访。非常明确的表达了我的观点我,港股通这个闸门打开了之后就像两个连通器。这两个连通器中间本来有一个活塞挡住的,这边水很高,那边水很低,现在你把那个活塞拔了,水自然往低处流,这是一个物理现象。以前沪港通的时候有一个上限,实际上这个阀门还没有拔开。深港通这个通达就像把阀门完全拔开了,水从高往低流只是时间问题。这边的水多大,大家都知道有多大,不用多说,M2就是158万亿人民币。这个体量流入港股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从资金流动来看确实是一个牛市。所以我们更多的还是要从一个几年的角度,不是说这几个月,或者说回落一下,就产生怀疑。我作为第一线的人员每天都在看着这个波动,越是时间长看法越来越正面。像今年港股市场的行情我相信也会持续下去,这是我的感受。

  孟一:听完英飙董事长讲之后,我感觉有一个套利的机会。

  张英飚:A、H差价由40%已经缩小到16%了,这个数字每天都会计算。

  孟一:您觉得我们作为一个指数套利,到数据相等的时候再出局这个合理吗?

  张英飚:这个A、H的差价有30%、40%是可以的,但如果到16%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两地的估值各有不同。甚至有的时候可能H股的估值才是对的,这样的话,你这样做完全套利,包括资金成本的不同,所获收益的空间可以说很小了。

  孟一:许总整个讲解的思路和他最开始讲解的投资逻辑前后是完全吻合的,很多人做私募调研的时候,最怕给你讲了一堆价值投资,去做蓝筹,最后买的全是ST,这种公司大家千万要当心。我觉得刚才许总整个讲的逻辑是非常统一的。你说不看好美图,明天蔡总就会给你打电话了。

  英飙总,刚才说“港股是开启了一个新的牛市”,您对这句话的看法是什么样的?如果您认为港股牛市长期开启的话,您觉得哪些板块可以重点关注?我们现在也想听到您的一些干货?我们不说个股,说板块。

  张英飚:对于港股长期趋势刚才我已经讲了,我是认同的。不仅仅是资金北水南下的问题,也是配合了我们的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盘整之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本身有所缓解。中国的经济是个大气候。在这个大气候背景下,再加上有北水南下的机会,才有港股目前走牛的趋势。我想香港过去的特点是一个非主权的市场,出了什么事都是先卖港股,欧洲出现欧债危机卖港股,美国出事也卖港股。为什么呢?因为香港不是很典型的主权市场,以欧美为主体的投资者低估港股,长期来说就形成了折价。随着港股通刚刚这个周期的打开,给它两三年时间,会使香港逐渐的演变成一个主权市场。它由非主权市场演变成主权市场的这个估值修复过程,就是港股的一个逐渐走牛的过程。

  刚才已经讲了,在中国你说某一个特定的板块,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它发展以及发展成成超大型、赢家通吃的时代,大型的公司吃到了小型公司的份额。可能原来这个行业不太增长,比如原来大家都说传统汽车已经不太增长,就是个位数增长。但是没想到中国的品牌由于90后对这些品牌合资不太Care,各公司份额上发生了变化。整个2400万辆乘用车,一年有1000万辆是SUV,SUV本身这种结构变化。所以这是出现了大的结构性的变化,导致SUV的份额吃掉其它汽车类型的份额,这样就给制造SUV的汽车厂商带来机会。

  今年是苹果产业链的机会,苹果产业链这个链条在港股当然有一个大牛股已经涨的不得了,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链条上在今年苹果新机还没有出来之前,其他的类别也会有机会。还有类似于大消费,尤其是港股消费方面的公司,例如生物医药方面,在港股当中存在一定的机会。你如果想比较偷懒,直接买我说几个板块,即使现在挣钱,也有可能踩到地雷。特别是在港股,目前阶段它是价值投资者的天堂,长期投资一定要走正路。这个思路其实一般个人投资者是不具备的。所以说港股这一块,即使讲看好行业,个人投资者进去,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尤其可能选对了板块,但是偏偏你可能买错了股票,这是风险所在。

  孟一:我觉得您还是比较看好新兴经济,比如刚才提到苹果产业链背后所代表的公司,包括现在的共享经济,还有未来的高科技之类的。

  张英飚:我们这几年的研究,我们公司光研究员就有16个,公司有40个人。我们的研究其实很强调的是广度和深度的。我们研究是基于这点来讲的,因为你说景气行业,所以我讲了苹果的产业链。实际上我们对于这个产业链不是说非常看得很长。我们觉得有一些带消费功能的产业链是能看得比较长,比较远。其实港股里面,我们尤其还要注意一些大的公司,至少是100亿美金以上的市值,选择这样的公司会更加稳妥一点。同时还要兼顾它的分红,港股一般都比较注重分红,有些分红较低的也可能存在问题。

  孟一:我们其实从英飙总和刚才佳忠总发言的风格就能看出来,他们所面对的资金的属性一定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投资风格也会转变,这个东西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也是一个前后的话题。

  张英飚:现在其实很多资金是被迫在配置,在买港股。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委外的资金,有20多个管理人。投了港股的人排在前面,有10%的收益。没有配港股的排在后面,甚至是负收益。没配置港股的管理人明白收益差距来源于港股后,他就一定会买。因为他知道不买的话,有可能会一直输。所以现在这个现象,很多资金都是被迫转战港股,但是由于之前他没有研究港股,所以很纠结。按道理说我应该研究了再买。但是等你研究再买周期是6个月怎么办?那得出结论就是只能先买大的。

  孟一:或者找您买一把私募。

  张英飚:我说的是机构同行,实际上这个现象正在发生,而且每天都在发生。包括保险公司,还有全部的阳光私募都有这个问题。信托公募产品走港股通流程繁琐,但是现在所有的PB类的基金都可以快速的开通深港通、沪港通,就像我们已经大部分都开通了。今年投资港股通的基金收益率明显高于没有的,这样就导致机构会出现一个配置的需求。基于这点大家看到每天通过港股通流入香港的资金越来越大。真正的你说普通个人投资者的数量在这个市场中还是少的。现在还处于是机构投资者在被动配置的阶段,正处于这个阶段。所以说有些调整的话,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孟一:我觉得英飙总刚才提的这个现象很有趣,可能之前没有太多的人往这个方面想,相当于市场建立了一个标杆,随后用业绩来对这个标杆进行一个考量。我觉得可能港交所,未来可以做一个业绩的排行榜,把在Benchmark之上的都标红,后面标注一下这些配置港股的,该怎么办你们自己看,这个对于港交所未来的成交量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张英飚:这个差异两个多月已经很明显了,大概差4个点左右,假如说你只配置20%的港股的话,你的资金和没有买的相差4%,这个已经很大了。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