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3月23日),京信通信在香港召开2016年度业绩发布会,业绩显示,公司实现收益约59.54亿港元,同比减少12.06%,毛利约17.28亿港元,同比减少9.72%,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约1.52亿港元,同比减少28.48%。每股基本盈利6.23港仙,拟派末期股息0.8港仙。

面对全面下滑的业绩,张飞虎表示,公司收入下跌中有三分之一是由于人民币的贬值,且当前宏观经济的放缓导致移动网络运营商减少资本开支,整体投资力度的降低对集团的收益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总体来讲我们的成绩表可以说是比较稳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份公司收购了老挝第三大通信运营商ETL51%的股权。对此,主席霍东龄指出,有这个收购机会主要因为ETL在近年来的营运方面陷入困境,ETL从2012年开始就已经停止接受投资,网络也较为滞后,没有能力发展4G网络,客户流失相当严重。

霍东龄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反而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他表示,京信通信有能力帮助他们重新发展,恢复客户群。ETL曾经是政府所有的运营商,其客户主要是政府机构,而且ETL也是一个全牌照的运营商,业务不局限于移动通信,公司会通过2G+4G的组合形式,为城市密集地区与乡村边远地区提供网络覆盖,进行有效率的针对性投资。

另外期内公司国内收益减少13.7%至48.65亿港元,再加上去年在老挝有投资,因此智通财经提出,公司下一步会不会减少国内投资比例,将业务重心转向国际市场?

对此,霍东龄表示,现在公司没有移出去的计划,整体的研发和制造中心都在中国,实际上过去几年我们还在扩建国内的设施,目前还准备新增国内的研发和制造设施。与别的制造商不同,将生产基地搬到国外去,可以降低成本,但我们有很多办法控制成本,智能制造,自动化等等,这些都是行业普遍的趋势。

另外他还特意补充,公司不会将生产设施搬到国外,但会继续增加国外业务,扩展客户群。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