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财经独家,速关注!


近日,贵人鸟更名“一日游”事件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在决定将名称改为“全能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后仅隔一天,公司便宣布作罢。上市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以及证券简称时常有之,但宣布变更公司名称后,还没来得及变更证券简称便“悬崖勒马”在A股还是首次。


到底什么情况?贵人鸟董秘周世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独家采访时透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更名公告发布之后,我们跟上交所进行了沟通,由于公司名称变更必然涉及到证券简称变更,考虑到‘全能体育’的名称太过宽泛,因此决定取消。”


千万不要小看了此次事件,这其实透露了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证券简称监管的新动向:交易所的监管视野正不断前移,从事中和事后监管推进到了事前介入。在严防死守之下,上市公司乱更名,迎合二级市场炒作的恶习正走向穷途末路。



更名一日便夭折




3月19日晚间,贵人鸟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由“贵人鸟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全能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贵人鸟董秘周世勇在接受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



“关于更名我们酝酿了比较长的时间,在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体育产业收入和利润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借这样一个时机推进更名,所以才会发布公司名称变更的这个公告。”




不过,仅仅过了一天,贵人鸟便公告称,取消本次更名事项,待重新拟定公司名称后,再另行公告。


在发布公告到决定取消的这一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周世勇向记者透露了事情的缘由:“更名公告发布之后,我们跟上交所进行了沟通,公司名称变更必然涉及到证券简称变更,考虑到不符合《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的有关规定,因此决定取消更名。”


2016年9月30日,上交所发布《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其中明确表示:



证券简称应当表意清晰、指向明确,紧贴公司现有主营业务,不得将未实际开展的业务名称,或某行业通用名称用作证券简称,要具有明显辨识度,便于投资者理解与识别,严禁主动迎合市场热点概念,借简称变更炒作公司股价。




周世勇坦承,公司自2014年提出由“传统运动鞋服行业经营”向“以体育服饰用品制造为基础,多种体育产业形态协调发展的体育产业化集团”的战略升级以来,虽然持续布局体育产业,不断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资力度,但按照上述规定,如果公司名称变更后,证券名称也由“贵人鸟”变更为“全能体育”,仍将造成证券名称“太过宽泛”的问题。   



监管视野不断前移




值得注意的是,在贵人鸟发布拟变更公司名称的公告后、变更证券简称前,上交所便进行了介入,使贵人鸟最终“悬崖勒马”,取消更名。这意味着,在对于上市公司更名的监管上,交易所已不再局限于事中和事后监管,而是通过监管视野的不断前移,乃至事前介入,来整治上市公司乱更名的问题。


近年来,A股上市公司掀起了“更名潮”。



数据

1998年,沪深两市更名的公司共26家;1999年,主动改名的情况增多,达到36家;2000年,主动改名的公司超过80家。2010年以后,更名的公司数量也逐年递增,2013年A股就有151家上市公司变更名称;2014年更名公司达160家;2015年更名公司进一步扩大到217家。2016年年初至11月,变更股票名称的公司已经达到229家之多。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更名的原因不外乎主营业务变更、重大资产重组、带帽和摘帽,等等。但是,也有不少上市公司通过更名“蹭热点”,迎合二级市场炒作,广为诟病。这其中,最典型的当属2015年,多伦股份在未开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业务,也没有相关人员配备的情况下,将证券简称变更为“匹凸匹”。


对此,交易所加强了对上市公司乱更名的问询。同时,上交所在2016年9月30日发布《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对上市公司证券简称作出了一系列规定的同时,还规定了相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包括证券简称变更前向上交所提交书面申请,五个交易日无异议方可变更,变更前三个交易日发布公告,上交所认为不符合规定可要求上市公司改正,如有媒体和投资者质疑可要求上市公司召开投资者说明会,等等。



乱更名走向末路




随着去年以来交易所完善了对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变更的规定,并将监管的视野从事后向事中甚至事前不断前移,上市公司乱更名现象得到有效整治,通过证券简称变更“蹭热点”,迎合二级市场炒作的现象也显著减少。


Wind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时,今年以来已有48家公司发布更名公告,与去年同期持平。不过,从更换名称的原因来看,今年以来变更证券简称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出于主营业务变更、重大资产重组、带帽和摘帽等原因。剔除带帽和摘帽的案例,今年以来变更证券简称的有25家,相对去年同期的33家明显减少。


同时,今年上市公司通过证券简称变更“蹭热点”的现象明显减少。而去年同期,“生物”“电商”“环保”“金控”“科技”“互娱”“网络”“智慧”“健康”成为上市公司证券简称变更的热点词汇,而其中不少是同期二级市场炒作的热点。其中,光是“健康”一次就被三家上市公司同时相中,并纷纷更名为“XX健康”。


来看一下剔除带帽和摘帽的案例后,今年以来以及去年同期证券简称变更的情况:


另外,在《上市公司变更证券简称业务指引》发布实施后,上市公司在进行证券简称变更时更加审慎。以日前将证券简称变更为“金卡智能”的金卡股份为例,在人工智能热潮涌动的当下,此次更名虽然有瓜田李下之嫌,但公司也依照《业务指引》对更名的原因、合理性以及与业务的匹配性进行了详细说明。


金卡智能表示,目前公司已经成为民用和工商业领域智能燃气表、流量计的龙头企业。公司还不断深化物联网、互联网+燃气的市场战略,为燃气公司提供从表具、计量、营收到服务全过程信息化和智能化服务平台,并积极布局NB-IoT等新型应用。公司讨论后认为,公司名称以及证券简称中添加“智能”符合公司实际。


推荐阅读

➤【独家重磅】新设信托子公司窗口将打开,政策已在路上!(附专业子公司名单)

➤游资南下炒美图、北上做顺丰,首例深港通跨市场操纵案浮出水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证券报”】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