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来源:国际金融报

  “妖魔化”的万能险并不是寿险公司的专利,非寿险公司也有。

  3月20日,深圳保监局发布消息称,要全面排查和防范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相关风险,其中提到,监管部门要检查各产险公司对停售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并要求相关公司逐月报告存续业务的处置情况。

  这意味着,继万能险监管收紧后,监管层对非寿险投资型产品也明确按下了“暂停键”。

  何谓非寿险投资型产品?

  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非寿险领域的“万能险”,具有投资理财和保险保障双重功能。具体来说,就是将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交付的投资金分为保费和储金,并将储金用于资金运作的家庭财产保险或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产品。

  一般的,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期限大多在1至3年左右,属于中短存续期产品。按照投资部分收益是否约定,非寿险投资型产品可分为预定收益型(固定利率或联动利率)和非预定收益型。

  “市场上共有8家公司在销售该类产品,主要为联动利率的预定收益型产品,呈现出产品期限较短,缴费方式单一,种类不够丰富,产品附加特征少,销售渠道有限等特点。”毕马威在《非寿险投资型产品发展介绍与风险应对》的报告中分析。

  根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的梳理:这8家公司是人保财险、安邦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天安财险、华泰财险、众安在线、紫金保险。

  根据保监会的披露数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平安财险等4家财险获批的投资型产品规模最多可至逾800亿元,此前,安邦获批了200亿元的额度,投资型财险产品的整体规模超过千亿元。

  具体来看,平安财险推出的平安君享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1至3年期)等产品,获得保监会批复的销售规模最大可达到360亿元;众安在线试点经营的四款投资型产品,总计规模不得超过120亿元,且仅限于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华泰财险获批的投资型产品总计规模不得超过300亿元;人保财险获批的储金型家庭综合保险A款、B款、C款、D款产品总体规模销售不得超过100亿元。

  而毕马威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投资部分存量规模超过3000亿元,市场集中度很高,绝大部分份额由安邦财险和天安财险两家公司占据。

  那么,问题来了,深圳保监局为什么要全面排查和防范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相关风险?

  “其实,非寿险投资型保险的风险比寿险投资型保险的风险更大。”一家大型财产保险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非寿险投资型产品期限非常短,往往是1年期产品。对于个别公司而言,预定收益型产品的投资收益无法覆盖负债成本,如果出现大规模退保,或者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严重(如上一批产品到期需要支付,而资产流动性不佳或者出现违约,新产品销售又跟不上的情况),或者公司声誉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较大的流动性风险。”

  为此,今年1月中旬,保监会对部分开展非寿险投资型业务的机构一对一下发通知,要求其暂停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试点。事实上,从2016年1月之后,监管就未对此前在售的非寿险投资型产品进行过续卖的复批。目前,多家拥有此类业务试点资格的机构已经停售了非寿险投资型产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深圳保险业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机构之间的竞争激烈。投资型产品与一般财产险相比,肯定更有竞争力。监管部门肯定是注意到其中的风险,才会进行全面排查。”

  (国际金融报记者 张颖)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