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又来了,针对打不死的投资炒作

  【环宇杂谈】

  2016年10月那一轮调控,并未控制住非自住需求。

  李宇嘉

  “两会”甫一结束,新一轮调控接踵而至。据中新网统计,2月28日以来,仅仅20天时间,22个城市(县)出台新一轮调控措施,一二三四线城市均有涉及。继北京在3月17日下午加码限贷后,广州在晚上11点跟进,京穗对二套房均回归“认房又认贷”的标准,调控提到了新高度。

  本轮调控距上一轮(2016年10月)不到半年,如此密集高效率的打压过去未有过。一则,密集高效显示地方政府主体责任“落地”。高层对房子定位的明确,防风险宏观主题的确立,上下调控思路完全统一,但凡哪个城市非自住需求“冒头”,政策以最高的效率祭出,一轮不行两轮。

  二则,密集高效意味着,2016年10月那一轮调控,并未控制住非自住需求。看看政策内容就知道了,北京限制企业购房再交易,广州限制单身购房,南昌规定未成年人不得在市区买房,环北京均限制非户籍购二套房,京沪深都在打击完全逃避调控的“类住宅”,以防炒作此起彼伏。

  新房市场还在高景气位。统计局18日发布的70城数据显示,多数城市新房价格下跌或涨幅在0.5%以内。15个热点城市中,12个城市价格环比下跌或持平,成交量普遍下跌30%左右。但很大程度上,新房市场被驯服与预售管制有关。需求还在,2月27日上海嘉定接受管制的某新盘被抢就是例证。

  二手房市场快速回升。2月份,京穗二手房价格领涨全国,价格指数环比分别上涨1.3%和2.7%。3月北京二手房预计成交1.2万套,比2月增长40%,比去年高峰期下跌20%。中介告诉笔者,深圳3月二手房成交预计6000套左右,比最低点增长近50%,不过比去年9月的高峰(1万套)还是低了不少。

  各地二手房都很火爆。2月70城二手房价涨幅(0.37%)高于新房(0.33%)。近2年地价涨幅是房价涨幅的2倍,地王频现让新房豪宅化。二手房可选范围广,即便京沪深,目前还有小户型、年代久、总价200万左右的二手房;另外,新房供应在外围,公共配套差,这几年居住属性差一些,不如二手房性价比高。

  大涨后有回落,热点城市2015年以来房价普遍上涨50%-100%,但上一轮调控后房价未明显回落。为何呢?往大了说,今年政策基调是稳增长、防风险,意味着抑制泡沫并非是要刺破泡沫。去库存再次被强调,央行和银监会掌门人相继表态,楼市对经济和金融是何等重要,合理需求要大力支持。

  再往大了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盘活城市闲置和低效用地,特大城市要加快疏解部分城市功能,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发展。这意味着,去库存更强调需求端,大城市楼市更强调供给端。这样做,无非想让楼市在高位呆久一些。

  往小了说,热点城市调控“挤牙膏”。北京作为楼市“领头羊”,外围涨成一片了,居然坚持“认房不认贷”,对于还清贷款再购房者也给予杠杆适度支持,这无疑会让炒作需求钻空子。广州去年10月的调控更像“表态”,政策未做实质性加码,限购限贷政策与2013年11月的“穗六条”完全一致。

  今年货币仍保持稳健,12%的M2涨幅目标与去年差别不大,加上基建地位上升,地方发债还会保持旺盛,投放给市场的资金不会明显减少。同时,通胀却明显反弹,且2015年以来房价暴涨,对服务业和人工成本的冲击开始显露,实感CPI很高,基于“资产荒”和保值的购房需求仍庞大。

  目前,房产税尚未列入立法计划。于是,楼市基本面明朗,市场心理预期的风险底线也明朗,买房成了很多人的一致行动。而且,楼市长期演绎着诱人的财富效应,没赶上上一波的不希望错过这一波。好在,政策思路清晰了、统一了。本轮调控另一个特点就是首套房的优惠依旧。如果新政落地,首套房支持变相增加,有利于回归住房居住属性。另外,城镇化和都市圈建设,这都是夯实楼市供需的实货,希望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进展明显。

  (作者供职于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