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P2P平台——宜人贷最新年报近日出炉。

年报显示,2016年净收入32.38亿元(4.66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146%;净利润11.16亿元(1.61亿美元),较2015年增长305%。其中,去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更是达到356%。近期,宜人贷股价也是一路水涨船高。

其实,宜人贷营收超过了市场此前的预期,这主要得益于宜人贷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大。2015年末,宜人贷的总资产为3.38亿美元,而到了2016末,总资产已扩张到6.69亿美元。

不过,仔细看宜人贷的年报,运营成本增加以及坏账率逐步走高的问题相当突出。或许,这家被视为行业风向标的企业也不得不喟叹P2P业务越来越难做了。

数据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运营成本及费用为6.76亿元(9731万美元),全年为21.7亿元(3.13亿美元)。其中,销售费用依然是平台成本的大头。2016年末,宜人贷销售成本的比例上升到接近80%。这也意味着,宜人贷的单位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除了运营成本外,被业界关注的还有“坏账率”和“逾期率”这两个数字。在利润上升的同时,坏账率也是持续上扬。

宜人贷财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2015年促成的A、B、C、D(贷款人的信用级别,A级最高)借款的累计净坏账率上升至5.1%、6.6%、8.2%和6.7%,较2016年第三季度末的4.6%、5.3%、6.7%和5.2%分别增加了0.5%、1.3%、1.5%和1.5%。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第四季度,宜人贷A、B、C、D借款占当期促成借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4.3%、3.2%、4.7%和87.8%。据了解,宜人贷将借款人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的信用评级给予不同的利息和交易费标准,D是信用等级最低的借款人。这也就意味着宜人贷中有近9成的借款人是信用等级较低的群体。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状态有可能导致宜人贷未来的坏账率会以较快的速度上升。

与此同时,宜人贷还面临着欺诈团伙的挑战。在去年第三季度,宜人贷一次性提取了一项8126亿元的特殊风险准备,影响当季利润。

(国际金融报记者  付碧莲)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