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1日02:56 证券日报

  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死结正在解开

  ■袁 华

  全国“两会”进入中期。热议点不少,但像“脱实向虚”这样上可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下可影响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主题并不多见。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而在去年“两会”的记者招待会上,李克强总理则明确:“金融机构还是要着力去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绝不能脱实向虚。”可见其关注程度之高。

  而对于部分企业和老百姓来说,理财已成为日常。这些数以十万亿元计的理财刚需,正是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基础构件之一。

  由于近年来虚实经济间巨大的回报落差,脱实向虚问题,被认为是中国经济的死结,因果相承,难以拆解。

  令人欣慰的是,这个情况正在改变。总理在去年“两会”上说的“绝不能”细化到了林林总总的针对性措施中,到今年“两会”,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难题虽然还在,但这个死结正在渐次解开过程中。

  一般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脱实向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尽管M2保持12%至13%的增长速度,但企业仍然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第二,金融资产增长很快,实体经济增长却比较慢,且实体经济回报率远低于虚拟经济。第三,资金从金融部门流向实体经济的各个环节中,出现两类情况:一是,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或是进行套利活动自成闭环,或是人为拉长流转链条,虽然最终进入实体经济,但造成融资成本的提高。二是,资金流入实体经济过程中存在配置错位,主要表现是资金过度流向房地产。

  事实上,国家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效应已经显露峥嵘。

  首先,国家宏观政策为解开“脱实向虚”死结提供了强大的算法支持。

  直接的,比如减税减负——继2016年营改增,为企业减税5000亿元后,今年两会上又继续为企业减负5500亿元。间接的,比如简政放权——缩短企业办理各种商业事务的流程,改进政府服务。可以预期,这是实打实地增加了企业,特别是实体经济企业的竞争力。

  去年下半年开始,实体经济显现出的恢复性增长,证明了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8.5%,其中,最好的行业是医药、电子、化工,其行业利润增幅分别达到15.5%、12.9%和11.5%,扭转了2015年利润下滑的局面。更难得的是,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7%,比上年提高0.19个百分点。虽然仍不能与虚拟经济的收益抗衡。但相比2015年,实体经济的吸引力在增加是事实。

  其次,在金融领域,有加有减,疏堵结合,为引导资金回流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提供了操作路径。

  从最大的资金供给方,银行方面看,仅今年以来,就陆续出台了对房地产贷款的限制性措施,对小微企业、涉农贷款等的分类考核、激励措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原副主席蔡鄂生的表态则更能说明问题:在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银行贷款应该有一种服务意识,不能“没有利就不去做”,而是要意识到,通过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来获得利润。

  从近年来市场最活跃的资金方,保险资金的监管方向看,以规范万能险销售为标志,被简化为“保险姓保”的系列监管措施,已陆续出台,大大遏制了炒作之风,抽掉了部分保险资金脱实向虚的跳板。目前,大多数曾以高收益引客的万能险,其预期收益已从接近2位数的年化收益率回落至5%以内,去年A股市场上,那种不规范的险资“举牌”行为,在今年也销声匿迹。

  最具财富效应的股票市场,则保持稳中有进,主要体现在股票融资规模大幅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数据显示,仅新三板挂牌公司2016年全年融资1405亿元。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涉及交易金额2.39万亿元,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国有企业改革。沪深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也大幅增长,非金融企业全年累计发行债券2.87万亿元。

  曾被业内视为“通道王”的信托业,加“实”减“虚”的工作也在推进。全国人大代表、银监会信托部主任邓智毅表示,今年银监会信托部将针对信托资产中“纯通道”性质的业务“挤水分”,防范信托资金流入限制性领域,引导信托投资“脱虚向实”。同时,要创造并不断加大适应供给侧改革新需求的信托服务有效供给,积极试点科创企业投贷联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生态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配合棚户区改造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加大对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设的资金支持,补短板、惠民生。

  由于分业监管造成的监管套利行为,也有了对应方——统一的大资产管理监管格局正在构建过程中。

  最后,对那些追逐高收益的资金来说,越来越多的不规范融资平台控制人跑路,以及“刚性兑付”的打破,相信会更直接、更清晰地提示投资虚拟经济的风险。但遗憾的是,投资房地产,特别是一线城市房地产,在房地产价格上涨趋势没有扭转之前,依然是笔划算的买卖。想要彻底解开脱实向虚之结,最终还要落在房地产上。

  对于中国来说,2017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可以预期,以解决脱实向虚为契机,中国经济将打造出更为扎实的成长基础,在世界的舞台上,继续上演中国奇迹。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