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钢铁石油价格再涨 PPI、CPI呈现“剪刀差”

  3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月CPI、PPI数据,其中2017年2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8%。

  其中,2月全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出厂价(铁矿石分别环比上升0.1%、1.1%、2.2%,同比涨幅分别达到39.6%、8.3%、27.6%。

  受其影响,下游的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钢铁),以及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3类产品出厂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8%、2.3%、2%,在2月同比价格则分别上涨30.5%、40.1%、19.5%。

  受此影响,PPI2月环比上涨0.6%,再创近年来新高。但是,目前PPI的上涨对下游居民消费价格(CPI)影响尚不大,2月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0.8%。

  21世纪经济报道了解到,目前上游产品价格难以传导到下游,是因为部分下游行业产能过剩。比如,钢铁煤炭价格的上涨,难以全部传导到下游的汽车电力以及电子消费产品等行业。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认为,从同比看,2月CPI上涨0.8%,涨幅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主要受翘尾因素变化影响较大。

  去年2月份在春节因素和寒潮天气影响下,价格基数较高,导致今年2月份CPI同比涨幅中,上年的翘尾因素约为0,翘尾因素比1月份减少1.5个百分点,而新涨价因素2月份约为0.8个百分点,1月份约为1.0个百分点。

  从具体分类看,食品价格由涨转降是主要原因,其中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从1月份同比上涨7.1%和1.6%,转为2月份同比下降0.9%和26.0%,合计影响CPI同比涨幅回落1.21个百分点。

  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6%,涨幅比1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涨幅连续两个月回落。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7%,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根据记者了解,由于今年去产能任务仍然较重,上游领域价格仍有上涨预期。此前3月5日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今年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另外今年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以防范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提高煤电行业效率,为清洁能源发展腾空间。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