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回应《华夏时报》“45万亿”报道:这个数字并不多

  华夏时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华夏时报》近期报道,根据各省公布的数据进行统计,至今中国已有23个省公布了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累计投资超过40万亿元,如加上尚未公布的省份,今年投资不少于45万亿。

  3月1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朴民在例行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方面都有,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因此,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不能搞“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要坚决防止形成新的过剩产能和盲目重复建设。

  会上有记者提问:23个省份发布的45万亿规定资产投资额度,和2008年的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相比,是不是同一个概念,是否会是一轮新的投资计划?

  “这种说法混淆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刺激计划’这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不是一回事,不具有可比性。”李朴民表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投资刺激计划”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不是一回事,不具有可比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这个概念跟GDP是一样的,是一个总量的概念,不是一个增量的概念;而所谓“投资刺激计划”,是在特殊时期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主动增加政府投资的规模,来拉动内需、稳定增长。

  李朴民进一步表示,2016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65万亿元,同比增长7.9%。如按照这一速度,2017年全国32个省级单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会达到65万亿左右,这与《华夏时报》报道的23个省份今年的投资可能达到45万亿是匹配的。

  近年来,发改委一直在强调“有效投资”,并集中批复一批重大工程,比如172项重大水利工程,旨在找准稳增长调结构适度扩大有效需求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佳结合点,保持有效投资力度、着力补齐短板,充分发挥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此次会议介绍的交通规划是“十三五”22个国家级重点专项规划之一,将指导交通运输行业2016年到2020年的发展。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其中铁路3.5万亿、公路7.8万亿、民航0.65万亿、水运0.5万亿。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责任编辑:李彦丽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