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7日19:41 一财网

  民间投资下行 民建中央建议扭转“脱实向虚”态势

  在过去几年间,民间投资的增速从20%之上一度滑落到个位数,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去年,民建中央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应对民间投资下行”作为重点专题进行了调研,调研报告的成果转化为《民建中央关于提振民企投资信心应对民间投资下行的提案》,这份提案将与其它30多份提案一起作为民建中央提案被递交即将开幕的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

  27日,这项调研带队人、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民建中央2017年两会提案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民企转型能力不足和实体经济回报率低是民间投资下滑的两个重要原因。提振民间投资的信心关键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民企转型创新能力,扩大民企投资空间。

  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比超过六成的民间投资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12年之后,受到国外市场疲软出口不振,国内产能过剩挤压实体投资回报率下降等因素的影响,民间投资的增速不断下滑——从原来的20%~30%最低下滑到2%。

  辜胜阻在调研中发现,不仅民间投资增速下滑,占比下滑,而且在不同地区还出现分化,辽宁省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民间投资60%的负增长,但深圳市却出现了70%以上的增长。这背后反应出的是不同地区民间投资能力存在差异。

  因此,提案将引导民间投资转型升级,扭转“脱实向需”态势作为激活民间资本活力的首要建议。提案建议,多举措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把推进新兴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作为企业转型的新契机。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实体经济,激发民企投资活力。

  辜胜阻说,在让民企“有能力”投资的同时,还必须让民企“有空间投”,也就是应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增强政府和国企投资的引导“协同效应”,防止对民间投资“挤出效应”。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放宽市场准入,最大限度的为民间资本腾出投资空间。建立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逐步消除各类显性或隐性门槛;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扶持民间投资进入医疗、养老、教育等民生领域。

  提案建议大力推广PPP模式,发挥政府资本的引导放大效应和民间资本的灵活、创新优势,形成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合力。

  辜胜阻表示,融资难、融资贵也是影响民间投资意愿的一大因素。“民企的融资成本基本上都在10%以上,实体经济的回报率只有3%~5%,很多民间资本没有动力进行投资。”辜胜阻说。

  提案建议组合出拳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让企业有利可图,使民企“想投资”。具体政策包括适度调整企业“五险一金”支出,合理控制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还应该进一步改革税收体制,严格执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严厉查处“乱收费”、“乱罚款”行为。防止在财政下行过程中征收“过头税”,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责任编辑:陈楚潺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