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风平浪静好行船,改革与稳定相辅相成

  2月26日上午10时,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士余出席国新办发布会,一同出席发布会的还有证监会副主席李超、方星海、赵争平。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刘士余用三个字概括:“稳、严、进”,称“证监会系统紧紧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这个大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努力做好资本市场稳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在回答记者如何平衡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刘士余引用了“风平浪静好行船”这句话,他认为没有稳定的市场环境,任何改革都无法推进,甚至已经迈出的改革步子可能要倒回来。

  “路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关键是要走在正确的路上,而且方向要对。”刘士余表示,资本市场的监管发展在任何时候都必须牢牢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这是基本原则。但同时,改革要有新进展,要有新成效,要有新突破,尤其是资本市场参与者达成共识的一些关键性制度,必须迈出关键步伐。

  在刘士余担任证监会主席的一年里,有关野蛮人、妖精、害人精以及资本大鳄等刘氏金句层出不穷。此次发布会,刘式风格尽显。刘士余透露,其风格来源于生活和个人经历。

  在回应“谁是野蛮人”的问题时,刘士余指出,有人在资本市场巧取豪夺。“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家和金融大鳄是半步之遥,有些行为本来是金融家的行为,弄着弄着就成了大鳄的行为。但是,在大数据云计算广为应用的今天,那些套路不管用了,我们都会盯住不放”。

  此外,刘士余在发布会后回答《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央行正在牵头三会和有关机关在制定资管产品的统一范文,这是中国金融市场在防范风险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一件大事,证监会将积极配合、共同努力。稳中有进 服务实体经济

  刘士余在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在广大投资者共同呵护下,沪深两市波动幅度在收窄,投资者的信心在增强,市场运行趋于稳定,市场的各项功能明显增强。

  谈及IPO与股指的关系时,刘士余表示,从静态来看,在某一个时点,新股发行增加了,会影响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但是同时也改善了市场的平均市盈率。动态地看,资本市场的根本动力在于为实体经济服务,在于分享实体经济发展的成果。

  刘士余称,一个脱离实体经济发展水平的资本市场是不长久的。要想长久,就必须有新的公司进来,新的公司进来以后就会增加市场流动性,就会吸引增量资金,因为投资价值在增加,全社会的信心就增强了。

  刘士余把资本市场比作像穿珍珠项链:好的珍珠——高质量上市公司 ;珍珠数量——上市公司家数增加;穿起来的项链任何时候戴着好看,那条线要坚固扎实,就是基础制度要扎实、改革方向要正确;珍珠要呵护护理——就是要加强资本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刘士余表示,我们工作的最基本准则就是尊重市场机制、市场规律,顺应市场需求。所以,去年加大了资本市场IPO审核的力度,增加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供给。实践证明,来自于市场共识的这个做法是受市场欢迎的,是有生命力的。

  刘士余还强调,有信心解决所谓的IPO“堰塞湖”问题。

  他解释称,“堰塞湖”是大家对排队公司家数多、进展慢一个形象称呼。但市场上的确有人担心IPO数量大了,力度大了,可能会影响二级市场。

  “过去,当资本市场下行压力较大的时候,我们曾经用过减少,甚至暂停IPO的办法里力图稳定市场,缓解下行压力,也取得过时点性效果。从长远来看,通过减少或暂停IPO的方法来稳定市场的效果并不好,因为没有解决资本市场活水源头问题。”刘士余称。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 大力发展新三板

  刘士余坦陈,曾和资本市场的人士,投资者、机构,券商、专家学者进行过探索。“大家去年盼望稳,今年盼望稳+进。今年,要对关键性的制度迈出关键性步伐”。

  谈及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时指出,刘士余提出,新三板将发挥更大作用 。

  “新三板功能越来越突出,将发挥更大作用,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对于解决小微企业股本融资会发挥积极作用,加上规范化并购重组,排队企业股权融资的满足度会越来越高,新上市公司会越来越高。”刘士余称。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证监会副主席赵争平对过去两年新三板市场的快速发展给予肯定:挂牌公司突破了一万家,如此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改善了融资结构,提升了品牌价值,引领了带动了社会企业对初创企业的融资。新三板总的融资额达到2900多亿元,去年一年就达到了1390亿元。

  “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提供了实实在在支持,新三板市场已经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赵争平强调,新三板的改革是今年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任务,既要有效监管,守住底线,更要因势利导积极作为,把融资交易等核心功能进一步提升,要让新三板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实现质的大幅提升。

  赵争平指出,未来新三板改革的重点是完善市场分层,通过分层管理把发行,交易,投资人准入和监管的多方面改革串通起来,为更多的企业提供差异化的市场供给。回应谁是野蛮人:不担心掉几根羽毛

  在刘士余担任证监会主席的一段时间里,有关野蛮人、妖精、害人精以及资本大鳄等刘氏金句层出不穷。

  此次发布会上,在回答记者关于市场监管的问题时表示,证监会的首要任务是监管,第二、第三个任务也是监管,只有通过监管才能维护住三公的市场原则,否则中小投资者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护。

  刘士余说,他到证监会后花了较长时间来了解资本市场乱象,“开了眼界,很受震惊”。这些行为披着合法的外衣,在资本市场巧取豪夺,残忍地侵犯广大投资者的权益。

  “我反复强调,倡导基金行业的同志们不要做野蛮人,妖精,害人精。你问我野蛮人,害人精,妖精,资本大鳄是谁,如果都告诉你了,下一步怎么干活。”刘士余苦口婆心又不失趣味回答记者提问。

  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发布会上指出,证券基金行业发展与国际差距较大,部分机构存在片面追求规模,追求短期效应;合规风控基础不牢,形同虚设。内幕交易、老鼠仓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这个行业的形象和声誉。

  “野蛮人,妖精,害人精,大鳄,这些行为往往都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制度的擦边球来资本市场上巧取豪夺 ,残忍侵蚀中国广大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职能是监管,不能坐视不管。”刘士余称。

  刘士余表示,“忠言逆耳利于行,甚至有可能特定的事件,场合,证监会党委和我本人会因为某件事,掉几个羽毛,但是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掉几根羽毛算什么,只有把投资者权益保护好了,把市场的秩序维护好了,掉了羽毛还会长出来的”。

  刘士余的体会是,在金融市场上,金钱的诱惑是巨大的。天使和魔鬼就在一念之差,资本市场的金融大鳄就是半步之遥,有的行为本来是金融家的行为,但很容易演变成“大鳄“行为。“不过,在大数据云计算广为应用的今天,那些套路不管用了,我们都会盯住不放”。过去一年:撸起袖子抓监管

  自2016年2月20日刘士余正式履新证监会主席以来,刘氏新政的效果可圈可点。

  2016年以来,证券行业陆续出台一系列监管新政策,并将监管细则深入证券公司经营具体各项业务。从修订《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构建更加合理有效的风控指标体系,到《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严格把关市场准入门槛,对于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实行严格审核,再到资管业务新“八条底线”实施推动行业去杠杆与防范金融风险,都可以看出监管层面对于防范金融市场风险的态度。

  回顾过去一年的监管工作,刘士余用“稳、严、进”三个字来概括。

  “我一到证监会工作就深切感到,在经历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后,市场最期盼的是稳。回首2016年,这一点做到了。”刘士余坦陈,2016年资本市场的“稳”表现在,政策预期稳、市场运行稳、改革步子稳。

  资本市场的“稳”离不开监管的“严”。在“依法监管、全面监管、从严监管”的监管理念下,证监会持续对各类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态势,2016年共对183起案件作出处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218份,较去年增长21%,罚没款共计42.83亿元,较去年增长288%,对38人实施市场禁入,较去年增长81%。行政处罚决定数量、罚没款金额均创历史新高,市场禁入人数也达到历史峰值。

  所谓“进”,刘士余指出,证监会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改革方向,完善了资本市场一系列基础性的制度。包括:新三板分层,明确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法律地位、运行规矩;对贫困县企业的IPO在坚持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及时修订了上市公司重大重组和再融资的相关制度;着力完善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的监管规则。证监会充分发挥交易所的一线监管职能,创新了投资者权益保护的手段和机制,探索性建立了证券纠纷多元化调解化解机制等。

  此外,刘士余强调了促进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努力,并列举了部分数据。

  过去一年,有280家企业通过IPO的审核,248家企业完成IPO,融资1630多亿元。上市公司去年再融资募集资金超过1.34万亿元;审核通过的并购重组261家,通过并购重组,增加上市公司的资本实力9800多亿元;新三板去年挂牌企业翻了一番,年底超过了1万家,当年融资超过了1391亿元;交易所债券市场在多部门的协调支持下稳健发展,去年净增加企业债券的筹资超过了2.7万亿元。

  “这些“真金白银”都实实在在地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刘士余强调。

  在对外开放方面,刘士余说,沪港通进一步完善,深港通顺利开通,证券行业的机构、证券交易所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证监会和国际上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跨境监管机制方面合作紧密,效率进一步提升。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回答有关资本市场开放融合的问题补充表示,证监会欢迎境外投资者,服务提供商来中国开展业务,当前外国机构进入中国股比达到49%。

  对于A股何时被纳入MSCI,方星海表示,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指数,没有中国在里面是不完整的。是否纳入指数,决定权在MSCI,是其商业决策。

  (《财经》记者 陆玲 张威 秦嘉敏 /文 王东/编辑)

责任编辑:金黄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