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转型:只有“芯”是不够的

  访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

  李正豪

  目前英特尔已不再是纯粹的芯片公司。这表现在英特尔“从一家PC公司转型为驱动云计算和数以亿计的智能互联计算设备的公司”,也表现在英特尔从一家单纯提供芯片的公司,转变为提供包括芯片、IP、算法等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面向万物智能互联转型的英特尔,触角已开始从PC行业、IT行业延伸到实体经济的各行各业。

  英特尔的企业愿景和产品范畴都发生了变化。这里面的逻辑是什么?如何推进?这对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国传统产业将产生哪些影响?带着这些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对英特尔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进行了独家专访。

  转型逻辑

  《中国经营报》:2016年年初英特尔正式宣布转型,到年底你宣布英特尔转型到了强调执行力的阶段。现在,英特尔将从芯片公司变成一家面向云计算和物联网的公司,销售的产品也从芯片变成包括芯片、算法、IP等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种转型策略?

  杨旭:英特尔在PC时代是很厉害的。因为在PC时代,英特尔建立了处理办公数据的能力,虽然这些数据的量也很大、很复杂,但通用芯片就够了。现在进入云计算、物联网时代,很多数据的特征不一样了。比如玩游戏需要浮点计算能力,比如大数据分析和挖掘需要更多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方面的能力。既然数据特征变化了,英特尔可能就要想一想,面向未来需要补上没有的能力。

  过去几年,人们看到英特尔收购Nervana这样做深度学习的公司,以及Movidius这样在前端做计算机视觉的公司,还有Altera这样领先的FPGA公司等。很多人有点看不懂,为什么要收购这些公司?因为我们看到数据特征在发生变化,在不同的应用场景处理不同特征的数据需要不同的计算能力。想通这些以后,从数据特征和未来应用方向看,通用处理能力显然不够,需要通过FPGA灵活编程硬件加速的能力,需要Nervana专门的深度学习硬件加速的能力,中间还有支持未来算法改进的能力、软件工具等,一层一层新的能力建立起来以后,才能真正面对未来不同特征数据的处理需求。

  过去三五年英特尔一直在谈转型,但过程比较辛苦。为什么?就是因为在转型的过程中容易带着旧的眼光观察新世界。就像开车一样,老看反光镜,看走过的路,不看前面的大玻璃,还没走的路。实际上过去我们就有一些误区,觉得任何领域都要首先看看有没有芯片的机会,这个很自然,也确实有很多芯片的机会,因为处理数据肯定需要芯片。但是后来发现光从芯片的角度看问题还不够,还要看看有没有算法、IP等方面的机会。

  为什么说现在到执行阶段了?因为转型的方向看清楚了,这几年布局也差不多了,现在就要看看包括我们收购的那些公司,如何把所有能力整合在一起,迎接未来不同特征的运算需求。我认为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接下来就是切实往前推进、执行的过程。

  《中国经营报》:在转型过程中,英特尔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能否谈谈这方面的思路,以及你个人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

  杨旭:刚才谈了关于未来计算能力的布局,有了针对性以后,随之而来的组织架构其实很容易理解了。

  我们针对后端的计算能力,后端的数据分析、挖掘等这些能力的布局,统一放在一个叫作“数据中心”的部门,这里既包括英特尔传统的Xeon处理器,也包括收购的Nervana这种专门针对深度学习的加速芯片等。这样还不够,因为我们还需要更多种的加速能力。传统芯片处理通用数据的能力强,但加速能力不够,针对人工智能、5G通讯、高性能存储,需要专门有针对性的处理能力,就是FPGA,放在一个叫作可编程解决方案事业部。另外,在一些有针对性的具体应用中,需要更强的个性化数据的加速处理能力,这方面是英特尔新建的,并一直在辅助传统的通用芯片。同时,前端的很多产品,从传统PC到未来IOT很多应用,这些终端产品的技术也要布局,放在另外一个部门。另外,未来产生这么多数据,不光要处理,还要储存,所以英特尔在3D NAND上突破很大,比如大连工厂2016年已经投产,而且未来的3D XPoint技术,一下子把存储的空间从二维拓展到三维,这样不仅会提高性能,还可以提高容量。

  总体上来说,我们通过组织架构调整要建立后端和前端的计算处理、还有传输、以及储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英特尔过去组织结构是围绕PC模式,横向性很强,现在是纵向性很强,更有针对性。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中国经营报》:实际上,英特尔试图建立一种从前端智能设备,到后端云计算的端到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的优势和挑战各是什么?

  杨旭:处理数据的能力英特尔永远是最强的,这块儿我非常有信心,而且我们的路径也越来越清晰。这方面未来将做得更完善,不光是从芯片到算法的处理能力本身,而且还有分析方法、工具软件等等。

  挑战是什么?是取和舍的关系。特别是终端,以前有电脑、平板、手机也尝试过,后来发现物联网时代手表、手机、手环等产品成本很低,英特尔是不是参与任何能够采集数据的设备市场?从理论上来讲,这好像不太符合经济规律,因为有些设备成本很低,不一定是我们能够做到的,而且就算英特尔芯片放进去了,成本就会上去,在市场上可能无法生存。这时更需要合作,广泛的合作方式。这就是取和舍的关系。不是所有智能终端英特尔全部能做,这个首先要清楚。

  不过,终端越来越智能以后,上面就是一个增值平台,这个平台能提供一些以前提供不了的服务,虽然有些领域不是芯片的机会,却是感知技术IP的机会,有些成本很低但量很大的产品,在物联网时代需要英特尔的感知技术。

  《中国经营报》:在目前的收入结构中,传统PC业务还是要占到英特尔总营收的50%左右,能否展望一下,经过三到五年的转型,英特尔的收入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杨旭:我们一般不做这样的预测,但可以有点期望。比如,PC经过过去几年发展以后,现在比以前稳定多了,不像以前人们说的PC都不用了,比如实际上很多时候办公还是逃不了的。

  从我们的角度看,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储存,储存可能是很重要的一块儿,2016年3D闪存芯片技术已经出现非常强烈的市场需求,增长得非常大、非常快。所以我们在大连的投资很及时,2017年我相信会继续往前发展。

  同时在云端,不光处理能力,还有网络传输也很重要,比如Networking这块儿。最后是物联网(IOT),包括工业类和消费类的物联网,要看具体突破,量会很大,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的方式取得突破。大家都觉得IOT会有很大回报,但千万不要把IOT理解成为只是终端的设备,因为IOT离开网没意义,一定要从端到端的角度寻找机会。

  动态调整聚焦领域

  《中国经营报》:既然是一个探索的过程,那么,年前英特尔公布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虚拟现实、5G、体育、机器人、中国制造2025、精准医疗8大聚焦领域,是不是也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杨旭:一定是这样。很难说今天这个领域马上就会有突破,但现在必须大胆地去尝试。比如无人驾驶,为什么无人驾驶这么火?因为无人驾驶是集好几项技术于一身,一是人工智能,二是深度学习,三是物联网,非常典型。今天我们谈了8个领域,但不一定突破就在这8个里面,也许第9个,或是还没有看到的第10个。我们没法全部都做,只能专注在某几个。

  不过,这几个领域大家都比较看好,是有原因的。如果这几个有突破了,将来对整个产业、对人类社会影响会很大,所以是我们关注的。但每个人关注的时候,发力点也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公司策略和布局都不太一样。

  相比较而言,我们认为在物联网上中国有与全球齐头并进的领域,也出现了中国在引领的领域,比如中国制造2025、精准医疗,起步比别人更快、更早,政府推动的力度更大,政策也更成熟。

  《中国经营报》:到物联网时代,英特尔进入到很多以前很少涉足的行业和领域,这些领域在传统上会有一些主导厂商,比如工业互联网领域,存在GE、西门子等传统巨头,英特尔到别人的地盘上进行竞争的优势和挑战各是什么?

  杨旭:我们看到的是互补,不是竞争。我认为已经没有地盘的说法,因为产业已经完全融合。所以很多人说跨界,我觉得这个词不恰当,因为已经没有“界”了,所有人都在寻找端到端的机会,在前端不断收集数据,让设备不断智能起来。那么,消费类产品领域的智能设备和工业、物联网应用的智能设备存在很大区别吗?不存在。都在不断收集数据。工厂机器上的传感器收集数据和智能手表的收集数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前者是在收集工业数据,后者是在收集人体数据。方式和目的都是一致的,这些东西没有“界”。数据收完之后到后端,处理能力也是一样的。所以GE、西门子这些公司,如果通过互联网、智能终端、应用等更多地接触到每个人,掌握每个人的需求,再进行行业定制,对他们来说完全是腾飞,是增值,是创新。

  《中国经营报》:现在很多公司都在面向物联网转型,最终大家会变成面目相近的竞争对手吗?

  杨旭:不会。因为以前物不联网的时候有这么多机会,这么多公司在不同领域专注地做一些不同的事情,那么有了物联网,还是有这么多产业,还有这么多需求,而且物联网以后需要增值服务,以前无法想象的业务模式可以变成现实,发展空间会更大。当然,这是以物联上网、而且物变得智能为前提条件的。

  前段时间我分享了一个概念,物联网要从“物”开始,“物”本身如果不智能,联了网也没用,因为是傻的、不能增值的东西。物联上网之后机会就更大,因为都要挖掘增值服务,那完全是额外新增出来的机会。

  深度 转型就是要试错并调整

  最近几年,几乎所有的科技巨头都在转型,而且转型方向都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一种普遍的观点是,在工业4.0的背景下,全球企业都处在一个转型的十字路口,不转型是找死,能跟上形势的,最终才可以在经过了这个十字路口之后,赢得一片更大的增长空间。

  与传统PC、平板以及服务器行业相比,对于英特尔来说,面向云计算、物联网转型,显然意味着不小的挑战。这种挑战在于,物联网实际上就是各行各业“+互联网”的过程,而英特尔此前并不在这些行业和领域当中。

  特别是在加速人联网的过程中,英特尔在PC、平板、服务器之外,尝试过手机、手表、手环等消费类产品领域,但并不成功,更加深了外界对英特尔面向物联网转型能否成功的疑惑。

  就拿工业互联网来说,工业互联网在中国又被叫作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其实质就是“制造业+互联网”、最终实现智能制造。虽然一些制造企业的办公室和机房早已存在内置英特尔芯片的办公电脑、服务器等IT设备,但英特尔之前并没有与这些制造企业建立直接的客户关系。现在,希望在中国制造2025领域有所作为的英特尔,需要寻找这些制造企业,并与之建立客户关系了。

  传统上与这些制造企业打交道更多的是美国GE、德国西门子、法国施耐德电气等自动化巨头,他们现在也开始提供云计算、物联网等服务,推动客户实现智能互联。尽管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认为,在工业互联网领域,英特尔与传统厂商更多是互补关系,不是竞争关系,但是在工业互联网的过程中,一定存在IT厂商和传统OT厂商争夺话语权、主导权的问题,这一点恐怕是英特尔无法回避的。

  传统OT企业认为,他们长期与制造业客户接触,更了解行业现状和客户需求。英特尔等IT厂商则认为,他们可以为制造企业的智能互联带来更低的改造成本。究竟谁将在工业互联网过程中获益更多尚属未知。

  在所有已经参与或者打算参与的物联网领域中,英特尔都面临与工业互联网类似的情形。但英特尔需要做的是瞄准方向、勇往直前,不断试错并快速调整。正如杨旭所说,在转型的道路上,“英特尔并不怕犯错,现在方向已经确定,未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执行。”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李正豪采写

  老板秘籍

  1.面向未来需要补上没有的能力

  人们看到英特尔收购Nervana这样做深度学习的公司,以及Movidius这样在前端做计算机视觉的公司,还有Altera这样领先的FPGA公司等。很多人有点看不懂,为什么要收购这些公司?因为我们看到数据特征在发生变化,处理不同特征的数据需要不同的计算能力。

  2.不能带着旧的眼光观察新世界

  实际上过去我们就有一些误区,觉得任何领域都要首先看看有没有芯片的机会,这个很自然,也确实有很多芯片的机会,因为处理数据肯定需要芯片。但是后来发现光从芯片的角度看问题还不够,还要看看有没有算法、IP等方面的机会。

  杨旭简介

  1990年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州Flint市GMI工程管理学院。1986年受到英特尔的邀请,成为该公司底特律办事处的一名实习生,由此开启了杨旭在英特尔的职业生涯。杨旭曾在英特尔中国、美国担任过技术营销、客户营销、业务拓展等多项职务,推动了英特尔与中国IT产业、尤其是PC产业的密切合作以及共赢发展。杨旭1995年正式成为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的OEM销售经理。英特尔中国2007年升格为直接向美国总部汇报的独立大区之后,杨旭成为英特尔公司营销副总裁兼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于2009年升为英特尔中国区总裁,全面负责英特尔在中国的运营及战略。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