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改再寻突破 目标设定“三个一批”

  本报记者 张欣培 见习记者 朱艺艺 上海报道

  2月16日,一年一度的上海国资国企工作会议正式召开。这也意味着,2017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正式起航。而作为地方国资系统体量最大的上海,其改革风向历来备受关注。

  会议上,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党委书记金兴明提出上海国资2017年度工作主要集中在八个方面,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首位。

  此外,会议上还提出,2017年,上海将继续推进5-10户符合条件的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员工持股。完成建科院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国家油气改革为契机,推进上海市燃气行业企业改革,适时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集团公司推进所属企业的公司制改制,积极推进上海市供销社系统综合改革工作等。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秘书长彭建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混改将是今年上海国企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16日,在会议的推动下,上海国改概念表现强势。就个股而言,界龙实业(600836)涨停,上港集团(600018)涨4.52%,龙头股份(600630)涨3.1%、锦江投资(600650)涨2.16%。

  混改提速

  一些个股在国企改革的动作上已悄然开始。2月15日晚间,申通地铁(600834)公告停牌,原因为第一大股东申通地铁集团正在筹划与公司资产相关的重大事项。在业内人士看来,在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推动下,申通地铁存在资产注入预期。申通地铁集团旗下有一块优质资产“广告业务”,盈利能力强,不排除优质资产注入。

  而此前,隧道股份公告称,将13%股份无偿划转给国资流动平台国盛集团已完成。截至目前,国盛集团合计持有公司15.4%的股份。

  “隧道股份15%国资股份由城建集团划拨国盛集团,那就意味着接下来要运作的,就是让战略投资者进来。隧道股份本身业绩好,引进战略投资者希望把法人治理结构改善。”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指出。

  国企混改、资产证券化提升、员工持股试点、产业布局优化,无疑成为2017年上海国改的关键词。

  “上海的国企改革,总体上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顶层设计基本完毕,现在就是推进落实阶段。”彭建国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他看来,混改将是今年上海国企改革的一个突破口,主要体现在产权层次上,“混改的关键点,第一是转换经营机制,不能为混而混,要找准对象,谁来控股很重要,比如此前强调‘商业一类’控股权可以不受限制,‘商业二类’则是国企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等;第二则是强化分层分类推进的思路”。

  一位正参与建科院增资扩股项目的上海某公司高层透露,“我们带着人在做项目,目前还在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阶段,从今年年前开始准备,到挂牌的话,估计还要大半年的时间。”

  他提到,引入战略投资者,更多还是一个摸索、权衡的过程,“像光明乳业的定增计划,一些有想法的战略投资者还是以央企国企为主,让试点起到一些示范作用。”

  在引入战略投资者方面,已经进行混改的上工申贝(600843),通过与民营资本合作在台州建立了生产基地,从事标准化智能型服装缝制。而被视为上海国企商业航母的百联股份(600827),也在联华超市层面引入永辉和易果生鲜,今后仍有“电商、金融投资”等优质资产可以运作,此外徐家汇(002561)、隧道股份(600820)都有引入战投的预期。

  本次会议上还提到,2017年上海将推动新一批流动性强、市场价值大的国企股权进入国资流动平台,组合运用协议转让、大宗交易、股权划转、发行可交换债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

  从2013年底“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二十条”推出以来,上海国资国企已经成立两家国有资本流动平台——上海国际集团与上海国盛集团。

  而混改中的员工持股也是未来重点之一。1月中旬,上海市国资委印发《关于本市地方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首批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将选择5-10户企业开展首批试点。

  安信证券分析师陈果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员工持股政策发布只是上海加速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序幕。

  “对于员工持股试点,市场化是一个主导思想,试点企业90%的营收应该市场化,还要考虑合理对价,毕竟定低了,有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定高了人家可能不愿意。”彭建国表示。

  求稳还是求变?

  “上海国企市场化程度本来就比较高,所以市场的接受程度比较高,但是相应的竞争会比较激烈”,上述高管分析指出。

  他以员工持股试点为例,对于现阶段的改革成效,这是一道考验企业求稳还是求变的选择题,“国企主导的三级公司,目前对此可能积极性并不高,最大难度在于管理层有没有容错机制,如果项目变好了,没有持股的员工就会有意见,如果项目变差了,也会受到质疑”。

  彭建国也提到,“资产证券化这块大家都想尝试,因为可以让企业更加规范,不过资本市场总量就这么多,规模有限,要把这么多国有资产注入,竞争还是很激烈的,首先还是会推一些市场化程度高、对产业升级这块有明显带动作用的公司。”

  在今年的1月15日,2017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也进一步强调,大力推进上海国有企业改革。

  而落实到上海国企改革的具体目标,是要完成“三个一批”:要转型创新一批、整合重组一批、清理退出一批。到十三五末期,除了一些公共类和基础类的,其他的国企资源70%以上要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领域。

  “我认为上海国企改革还是会更偏向园区和特色小镇建设,在产业升级方面有一些动作,比如高端制造业等等。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话,还是要看市场背景和大环境,大家对此买不买账,可能市场环境好的时候,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做法,但是市场环境不好,那大家就会怀疑,是不是一个圈钱的过程。”上海一投行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编辑:林虹)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