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2日00:34 经济观察报

  18家机构预测1月宏观经济数据:信贷“开门红”,货币控泡沫

  李晓丹 崔俊杰 徐雨帆

  2017年首月的宏观数据将延续去年四季度稳中趋升的态势,但随着央行春节前后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对金融去杠杆发出明确信号,宏观数据与政策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

  本次的宏观月度调查显示,CPI在迎来“开门红”的同时,2017年1月的信贷也很可能出现放量增长,而分析师更为关注的是,在金融去杠杆的同时,货币政策如何调整。“经济观察报月度观察”由《经济观察报》发起,每月进行一次。本次共有19家机构参与月度宏观数据预测。

  国家统计局将于2月14日公布2017年1月的CPI、PPI数据。

  CPI温和上涨

  PPI涨跌趋势分化

  “1月CPI将达到2.5%,全年CPI将温和波动上升至2.2%(2016年全年CPI同比为2%)。”国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说。兴业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王连庆也认为,春节因素会推着2017年1月CPI明显上升至2.8%。不过王连庆也表示,CPI在2月大幅下滑至1.7%。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苏剑则认为,1月 CPI同比2.2%,比去年12月低0.1个百分点。苏剑给出的理由是,1月果蔬价格低于历年同期,1月中上旬猪肉价格的环比上涨仅1.6%。

  与食品价格相比,生产品价格在1月虽然延续此前是上涨趋势,但随着煤炭、钢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价格已经明显收窄。数据就显示,1月上中旬煤炭价格环比下降1.6%,黑色金属价格则环比下降0.4%。

  “PPI在低基数效应下同比继续改善,全年走势是回升后回落,全年平均值为6.2%。”边泉水说。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去产能力度加大,从煤炭、钢铁像其他行业扩展,这可能刺激相关行业的产品价格上涨;此外,闲置资金流入工业品和消费领域,部分供求关系偏紧的产品价格存在阶段性上涨的可能。

  2月1日公布的1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3%,比上月微升0.1个百分点。“虽然有所下降,但降幅小于往年同期,连续4个月高于51%,仍然维持在扩张区间。”连平说。

  信贷“开门红”

  CPI在迎来“开门红”的同时,2017年1月的信贷也被预期会出现放量增长。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1月信贷新增2.7万亿元,M2增速达到11%。他给出的理由是:年初银行出于抢占优质客户和早投放早受益的原因,房贷规模将维持高位,PPP加快落地、棚改和扶贫有关的需求较好,也支撑中长期贷款需求。

  不过,连平也指出,今年季节性特征与往年有些许不同,表现在春节提前至1月,节中或节前市场有流动性压力,部分银行负债端缺口都较大,资产端信贷投放脚步可能一定程度放慢,工作日减少也一定程度上拉低单月信贷增量。

  2016年12月单月信贷投放已超万亿,其中企业贷款一反往年占比较低的常态,大幅反弹至单月新增近7000亿元。

  本次的预测调查显示:预测值最高的是2.7万亿元,最低的是1.5万亿元。华泰证券宏观分析师李超认为,1月新增人民币信贷在25000亿元左右。

  2月3日,央行全面上调逆回购利率,各期限逆回购利率上行10BP,7天、14天和28天逆回购利率分别达到2.35%、2.5%和2.65%。这是继年前上调MLF操作利率10BP之后,央行更进一步抬高资金成本。这也是2015年以来,首次上调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潘向东认为,央行小幅上调逆回购利率,向市场表明货币政策的实质谨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一季度偏紧。

  “经济虽然在2016年四季度向好,但房地产压力仍在,庞大的资金压力也使得基础设施投资高速增长受限。此外,经济仍然处于探底过程中,在此过程中加息不可持续。”潘向东表示,CPI预期并无升高,通胀压力不大,加息并不紧迫。

  政策重心

  近期,美国对垃圾级债券的旺盛需求,自去年12月初以来,已有超过100亿美元资金流入投资于这一资产类别的基金。投资者押注的是特朗普将兑现提振经济、减税和放松监管承诺,大举买进低评级债券。“去年中国的低评级债券也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热炒,但现在已经减少了。”一位债券行业人士说。

  上述人士表示,与美国的垃圾债券受到热捧的原因是投资者对政策的预期,但中国的情况不尽相同,主要是当时的流动性比较充裕。

  中银国际的经济数据前瞻报告认为,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9万亿元。这份报告同时也提醒:需关注通胀上行、信贷扩张给货币政策造成的压力。

  近年来,分析师和投资者都对较高的M2/GDP比率表示担忧。中国的M2包括流通中现金、居民储蓄、非金融性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和定期存款、以及非银金融机构存款。过去十年中国M2年均增速为18.4%,规模从2007年1月的35万亿大幅上升至2016年12月的155万亿。2016年底M2/GDP比率达208%,可能在主要经济体中属最高水平。

  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中国的M2/GDP比率高并不注定会导致高通胀。“虽然过去几年M2增长较快,但除猪肉/食品价格外的通胀仍然相对温和。此外,尽管中国经历了几轮股市调整和房地产资产泡沫,但在直到最近之前,人民币都一直保持升值态势,并伴随大量资本净流入而非净流出。这说明尽管M2快速增长,但至少在大部分时间里,央行并没有在货币需求疲弱的情况下注入大量流动性。”汪涛说。

  不过,汪涛也表示,债务规模高企且不断攀升源自中国经济深层结构性问题,加剧了货币政策的复杂性,要提高货币政策的集中度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推进结构性改革。

  连平认为,在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的格局下,信贷增速上可能基本保持平稳,未来一段时间信贷政策重心会是配合当前防控资产价格泡沫、楼市调控、防风险和降杠杆的主题,进一步优化信贷投向结构,居民信贷在信贷增量中占比将逐步下降。“预计未来一年央行不会调整基准利率,但市场利率可能维持高位。”汪涛说。

  央行在春节前一周上调MLF利率后,又在节后第一天上调了公开市场操作与SLF利率,发出金融去杠杆的明确信号。与此同时,最新公布的1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29982亿美元,连降7个月,而以往3万亿是外储的一道心理底线。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即便外储连续7个月下降,但跌幅为6个月以来最小跌幅,整体规模降至2011年2月以来最低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系央行为稳汇率的外汇市场操作,导外储大幅消耗,人民币贬值、资本外流、外储下降形成一个自我循环。”任泽平表示,金融去杠杆防风险,中国进入加息周期,美国3月加息概率较低,未来外汇储备压力会降低,稳汇率政策也不会放松。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