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25日00:00 新浪综合

  黑牛食品或已沦为“壳资源”

  来源:法治周末

  法治周末记者 代秀辉

  历经8月之久,黑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牛食品)彻底与旗下食品饮料业务说“再见”。

  “截至2017年1月6日,本次重大资产出售标的资产过户已全部完成。”1月20日,黑牛食品在发布的《关于重大资产出售过渡期间损益情况的公告》中称。

  黑牛食品语中的“重大资产出售”指的是将旗下包括黑牛实业、揭阳黑牛、安徽黑牛、广州黑牛、黑牛营销在内的五家企业以5.13亿元的价格向深圳市黑牛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黑牛资本)出售。

  “本次交易完成,契合上市公司优化业务结构、加强业务转型升级,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抛售全部食品饮料业务的原因,黑牛食品解释。

  “从巅峰期到成为壳资源,再到食品饮料业务被甩卖,短短6年时间里,黑牛食品不是没有努力过,连番换帅,几度选择多元化转型,但最终还是输给了自己。”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对法治周末记者说,“新掌舵人下,黑牛食品选择彻底‘去食品化’。”

  巧妙“卖壳”?

  实际上,这也并非黑牛食品首次出售旗下食品饮料的子公司。而这一切的发生源于黑牛食品的新掌舵人——王文学。王文学是华夏幸福董事局主席。

  2015年11月,黑牛食品原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林秀浩将其持有的黑牛食品10.85%股权以协议方式转让给西藏知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知合资本),同时通过委托表决权的方式,授权西藏知合间接持有其黑牛食品18.97%的股权。

  2016年7月,林秀浩再将其持有的18.97%股权以13.04亿元的价格转让给知合资本。

  最终,交易使知合资本成为上市公司拥有最多表决权的单一大股东。而这,也使王文学通过一层层的控股公司成为了黑牛食品的实际控制人。

  王文学成为黑牛食品实际控制人不久,黑牛食品即发布了旗下多家子公司转让的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黑牛食品以公开拍卖的方式转让了旗下陕西黑牛、苏州黑牛、辽宁黑牛3家全资子公司以及广州黑牛、安徽黑牛部分生产设备。

  有意思的是,法治周末记者登陆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黑牛资本成立于2016年1月8日,法定代表人为杨瑜平,股东为林秀浩、林佳楷。

  在朱丹蓬看来,林秀浩首先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将黑牛食品的实际控制权交给了王文学,再通过资产购买的方式重新掌握了黑牛食品的食品饮料业务;结合林秀浩此前一系列的资本运作,该交易方案可以理解为巧妙规避监管,通过分步走“卖壳”。

  业绩不振下的盲目多元化

  是什么使黑牛食品如此选择?

  “黑牛食品选择弃‘子’与主业不振有很大关系。”朱丹蓬说。

  朱丹蓬解释,食品饮料业务作为黑牛食品的原主营业务,其产品系列刚好卡在中间。“比如,黑牛食品做植物性蛋白这块,除了豆奶业务还有点基础,乳酸菌、核桃类等基本上都没有优势。第一,它没有品牌优势;第二,它没有价格优势。在品牌方面,它被大品牌压死,在价格方面又被小品牌打压。这就变成了它两头得不到好处,反而让它没有生存的空间。”

  黑牛发布的财报似乎印证了朱丹蓬的说法。

  2015年,黑牛食品实现营业收入43050万元,同比下滑26.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4158万元,下滑5320.90%。

  2016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约为1.46亿元,同比下滑56.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82.87万元,同比增长130.04%。虽然,黑牛食品实现扭亏为盈,但是多是因处置子公司带来的收入(2016年前三季度黑牛食品因处置子公司获益9605.58万元)。

  “除了原食品饮料的主业不振,盲目的多元化也是黑牛走向弃‘子’之路的原因。”朱丹蓬说。

  2014年5月,吴迪年曾走马上任黑牛食品总经理一职,一来就开始主导了黑牛食品的转型之路,并力主推出了“达奇”鸡尾酒。

  公开资料显示,吴迪年曾负责康师傅和雅士利两大巨头公司的市场营销工作。在康师傅任职期间,曾帮助该公司从几亿元的销售额提升到近百亿元。

  然而,吴迪年并未为黑牛食品带来这样的福音。

  “预调酒并没有把黑牛的业绩拯救起来,反而把它的整体利润、业绩进行了透支,这导致了黑牛食品整个资金链出现了问题。”朱丹蓬透露。

  2015年10月,黑牛食品公布前三季度业绩,净利润出现“悬崖式”下滑;当日,黑牛食品同时宣布了吴迪年的离职。

  至此,黑牛食品转型预调酒计划宣布破产。2015年11月,黑牛公开拍卖一年前火热上线的预调鸡尾酒生产线,由于资产减值损失,当年净利润亏损高达6.4亿元。

  将变身科技公司

  新掌舵人王文学正在把黑牛食品引向新的方向。

  2016年6月1日,黑牛食品发布了《关于设立全资子公司的公告》。

  按照公告,黑牛食品拟使用自有资金人民币4000万元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和河北省霸州市设立两家子公司,用以电子元器件业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两公司已经完成了工商设立登记手续并取得了营业执照。”黑牛食品在此前发布的公告中称。

  而这,只是布局的开始。

  2016年9月,停牌半月之久的黑牛食品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向控股股东等发行股份的方式,募资不超过180亿元,进入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件)产业。

  黑牛食品表示,其中32亿元将投入公司与国显光电(以股权入股)共同出资设立的江苏维信诺中,由于江苏维信诺将因此持有国显光电的控股权,所以此次投资最终将进入国显光电中。

  那么,此次黑牛食品选择进军电子元器件业务是否能成功呢?

  “关于新业务的成功率是怎样,我想黑牛食品的掌舵人王文学应该有他自己的判断。”朱丹蓬说,“但是从长远来说,新业务相对食品而言没有太多的保质期之类的限制,相对风险可能小一点。但这并不代表它的多元化跨界就一定会成功,但也是有希望的。这也是黑牛食品在多元化转型中的一种尝试和试水。”

  “黑牛食品的食品饮料业务的消亡对于国内食品企业来说是个警醒。如何升级食品行业结构,是每一个食品人都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朱丹蓬同时说。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