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买基总被套?牛人真金白银带你赚,高手10天即赚2.73%,一键跟投超方便!新浪基金实盘大赛火热进行中,百看不如亲自体验,参赛涨收益又涨知识,15万大奖等你拿!【我要参赛】!

  原标题:指数基金投资:场内ETF vs 银行渠道

  指数基金根据交易渠道的不同主要分为场内ETF和场外银行渠道指数基金。作为一种创新的基金品种,与传统的银行渠道指数基金一样,ETF一般由基金管理公司以公募的形式管理,在每个交易日根据基金所持资产净值进行估值。但是与传统的银行渠道指数基金相比,ETF又具有比较显著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交易成本、资金效率和标的指数跟踪等方面。

  费率比较

  对场内ETF和银行渠道指数基金进行比较,两者最大区别在于投资渠道不同,ETF主要在沪深交易所通过买卖来投资,而银行渠道指数基金顾名思义主要在银行渠道通过申购赎回来投资。

  从费率结构来看,银行渠道指数基金费率由申购费、赎回费、管理费、托管费构成,而场内ETF的费率由交易佣金、管理费、托管费构成。就管理费而言,银行渠道指数基金多为1%左右,而ETF的管理费率为0.5%,若通过ETF投资指数,这部分一年节省了约0.5%。就托管费而言,银行渠道指数基金多为0.2%左右,而ETF的托管费通常为0.1%,这部分一年节省约0.1%。就投资佣金费用而言,银行渠道指数基金通常申购费为1%-1.5%,赎回费为0.5%,每个投资来回的佣金费用为1.5%-2%,而这部分费用通常由银行收取,且没有折扣;ETF是通过交易所买卖产生交易成本,主要由券商收取交易佣金,通常为万分之三,一买一卖交易成本为万分之六;这部分一个投资来回就节省了约1.5%。

  相较ETF而言,银行渠道指数基金,在指数同等收益的情况下,一次交易由于成本因素导致其收益被多侵蚀1.1%-1.7%。若一年进行5次波段操作,投资收益将被侵蚀5.5%-8.5%,加上管理费和托管费的差异,一年投资收益将被侵蚀6%-9%。所以,对于聪明的投资者而言,投资指数应该选择更省钱的渠道和方式,即在场内买卖ETF。尽管每次交易只能节省1.1%-1.7%的交易成本,从绝对额上看这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是由于复利效应的存在,在一个较长的时期里累积的结果将对基金收益产生巨大影响。

  效率比较

  场内买卖ETF除具有显著的交易成本优势外,在资金效率和标的指数跟踪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资金效率方面,从银行渠道买基金,申购确认需要一天,从申购日算起第三天才能提出赎回申请,赎回后一般三天后才能拿到赎回款,整个申赎流程需要耗费一周的时间。在瞬息万变的证券市场,这是致命伤。而对ETF来说这就不再是问题了,今天买的ETF第二天就可以卖出,卖出的资金当天还能继续投资ETF或股票。在熊市中,ETF可以及时卖出,使投资者在市场下跌中避免更大损失。

  在标的指数跟踪方面,对长期投资者而言,指数基金最重要的使命是紧密跟踪标的指数的表现,而在现实中,很多银行渠道指数基金的表现比对应的ETF逊色不少。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就在于产品的设计理念不同。对于银行渠道指数基金来说,由于是根据基金净值进行现金申赎,基金资产中需要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以应对赎回。特别是在牛市中大量资金的涌入导致基金持仓比例被摊薄,自然就难以跟紧指数。这就是所谓的“现金拖累”。与之相比,ETF在产品设计中采用了实物申赎的模式,这种运作模式保证了基金的持仓比例不会因新的申购赎回而受到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套利机制,使得ETF的二级市场价格不会过多偏离指数实时表现。这样一来,投资者再也不用担心与指数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了。THE_END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