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9日00:55 北京商报

  1月8日,经济学家李稻葵在某财经论坛发表演讲,“人民币汇率不是小事儿,一年贬15%,老百姓都要换了,人民币汇率要管住,目标是让它不能成为话题”。

  人民币在2016年出现了逾20年的最猛烈贬值走势,看着近在咫尺的“破7”,外汇储备余额去年底守住3万亿美元重要关口有惊无险。外管局在答记者问中称,从全年的情况看,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是外储规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估值方面,非美元对美元总体贬值和资产价格变化也对外储规模造成影响。

  汇率战场仍在步步紧逼。2017年以来的几个交易日内,人民币中间价先是跌破6.95关口,“8·11汇改”一年半之后,人民币贬值幅度超10%。

  2016年中国经济有几个纠结的问题,能否处理好,影响的绝不仅仅是今年,而是未来若干年。比如,汇率和外汇储备、国内制造业的振兴和救亡、房地产市场调控、银行体系潜在不良资产等问题。

  解决现实经济中的虚肿、淤积和消化不良并非易事,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经济胃口不好的问题。房地产关乎地方政府财政支柱,制造业兴亡则触及最广泛的就业基础,而汇率对前两者又有直接关联。在所有问题中,汇率管理及背后的外汇储备策略,是最最纠结的,也是所有问题的风暴眼。

  保汇率还是保外储,引发市场高度关注。近日,外管局就个人外汇信息申报管理的相关内容做出了一些调整,有人揣测这是大力度管控资金外流,打响外汇储备保卫战的信号。

  我国外汇储备下降的速度大于预期,且已降至五年多来的最低水平,但规模依然相当庞大。不打单一外储保卫战并不是外汇储备不重要,而是手中的“本钱”依旧充足,外储下降尚不至于真正诱发国际收支危机。但这不意味着对跨境资本及私人资金的流动放松管理,相反只有让国内资金配置海外资产的需求得到有节奏、有节制地释放,才能让外汇储备和我国经济金融保持基本稳定。

  那么要保汇率吗?现在看两个都要保。人民币外汇储备在一定的安全储备水平之上,首先要防止和消除人民币汇率贬值的预期,只要这个市场预期存在,外汇储备就会通过各种大小渠道和漏洞流出人民币的经济体外。中国已经不是之前,经济体系早已大半融入了国际体系,修长城助围墙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

  要扭转人民币贬值的市场预期,一种是短期一次性贬值到位;另一种是长期重现资本净流入。显然更靠谱的是取决于中国经济健康状况的后者。一次性贬值对微观资产负债表冲击较大,渐进式贬值对外储消耗较大。在短期虽然央行干预可以起到阶段性稳汇率的效果,但也付出外储消耗、加强管制、高估压力仍存的代价。

  在中长期人民币走稳,需要加快减税、产权制度和供给侧改革步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避免货币放水刺激房地产的老路。中国经济只有苦练内功,才能真正吸引资本流入,义无反顾“三去一降一补”,为经济转型改革推进提供新动能,也为流动性释放打开新空间。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