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05日04:11 金融时报

  区域银行理财能力面临“升级换代”

  据普益标准数据库统计,2016年三季度,378家区域银行存续理财产品数量总计为30796款,规模约为4.85万亿元,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14.22%。其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分别为28890.5亿元、8769.1亿元、10799.3亿元,占比分别为59.62%、18.10%、22.28%。

  普益标准称,资产规模处于1万亿元(含)以上区间且三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4家,发行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1.06%,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4332款,占比为14.07%;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13610.24亿元,占比为28.06%;4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分别约为8416.18亿元、3173.54亿元、2020.52亿元,占比分别约为61.84%、23.32%、14.85%,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为22.53%。

  资产规模处于5000亿(含)-1万亿元区间且三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10家,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2.65%,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3208款,占比为10.42%;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8203.97亿元,占比为16.92%。10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分别约为3697.77亿元、2093.65亿元、2412.55亿元,占比约为43.59%、21.59%、34.82%,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为11.99%。

  资产规模处于2000亿(含)-5000亿元区间且三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30家,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7.94%,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5786款,占比为18.79%;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10930.73亿元,占比为22.54%。30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分别约为67.58%、12.89%、19.53%,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12.90%。

  相关数据还显示,资产规模处于1000亿(含)-2000亿元区间且三季度发行理财产品的区域银行共有45家,发行理财产品的银行数量在纳入统计的全国区域银行中占比11.63%,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为6245款,占比为20.27%;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8207.60亿元,占比为16.92%。45家银行存续的理财产品中,个人产品、机构产品、同业专属产品的规模占比分别约为62.81%、12.41%、24.77%。该区间银行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率约为13.08%。

  基于区域银行公布的最新年报或在公开媒体上披露的最新资产规模数据,普益标准统计的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的大中型区域银行共89家,环比增加12家,仅占本次参与排名的378家区域银行的23.54%,但其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则占总存续规模的比例为84.44%,其存续所占比例继续提升,标志着大中型区域银行仍然是区域银行理财中的主力。同时,整体来看,大中型区域银行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与总资产规模的比值也较大,反映出大中型区域银行整体理财业务发展程度更高。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参与排名的378家区域性银行中,资产规模1000亿元以上的银行增加了12家之多,反映了中小银行发展势头良好,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三季度,区域银行在理财业务的规模扩张速度也出现了明显的放缓迹象。虽然部分银行仍然保持了翻番的规模增长速度,但更多的银行则将规模增速控制在了20%以下,同时存续规模负增长的情况在区域性银行中也开始多了起来。在资产荒延续之际,区域性银行也紧随全国性银行的步伐,开始对管理制度、风控措施、投资方向、产品设计等方面作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模式,开始逐步取代单纯的快速规模扩张的方式。

  第三季度,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方向也出现了一定的差异。城市商业银行个人及机构规模占比出现了明显的向下表现,而同业业务占比则明显提升;农村金融机构各类业务变化不大,个人理财规模占比有小幅提升。这种明显的差异透露了未来这两类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将可能出现一定的不同。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分偏科同业理财业务可能积蓄更多的风险。

  除市场的变化外,新规的接连颁布也是对于区域银行理财业务发展造成影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7月,《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下发,对银行理财业务作出了较为全面的监管要求,包括非标投资不得对接资管计划、银行分级产品遭到禁止、不同类型银行投资范围的划分等。该理财新规反映了监管严控风险、增强业务流程透明度的基本态度。其一旦推行,由于对投向、银行类型的限制,中小银行理财业务在短期内必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规模及收益率都可能出现一定幅度的下滑。

  近期,《关于将表外理财业务纳入“广义信贷”测算的通知》被爆出,虽然这并非正式文件,但也反映出监管继续收严的趋势。如将表外理财纳入测算,意味着这些资产将像银行的表内资产一样受到资本等监管规定的约束,这将导致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收缩,理财产品收益下降。日趋严格的监管政策将对当前的银行理财业务模式产生重要影响,对银行资产管理能力带来极大考验。在此背景下,银行理财业务将会转变为真正的资产管理业务,这可能对缺乏投研能力的区域性中小银行理财业务带来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无论从市场发展角度,还是从政策导向来看,区域银行的理财业务已正式进入到升级换代的阶段,逐步开始从产品导向转变至客户导向,向真正的资管业务靠拢。这种转变对于起步较晚、相对投研能力较为匮乏的区域银行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