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2日00:48 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电子行业外冷内热 消费电子和半导体可关注

  《红周刊》作者李健

  今年被大热推出的iPhone7,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太多的创新惊喜。多项数据显示,近年来电子行业的创新性确有“日薄西山”的情况。但本周接受《红周刊》采访的源乐晟合伙人兼投资经理杨建海却认为,虽然全球电子行业的增速出现放缓,但中国企业在市场中的占有率却在提升,细分行业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仍值得关注。而回看市场表现,虽然今年的创业板走势弱于主板,TMT板块也上涨乏力,但电子行业却在其中表现突出,不少股票超过熔断前高位,甚至有的公司股价比熔断前高出18%。

  中国电子行业发展迅速

  为什么电子行业会出现“外冷内热”的格局呢?杨建海表示,这得益于中国电子产业链的完善与成熟。杨建海说,在行业内有这样一种说法,任何一个电子产品,要想实现大规模生产,必须到中国来。因为中国量产成本非常低,这也是中国在这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前从微笑曲线来看,两端产生附加值高的部分属于技术和营销高大上的环节,但其实利润高低取决于稀缺性。如只有美国能做设计,美国企业在这部分就获得了较高盈利;而制造只有中国可以做,中国企业就在这一环节获得了优势和定价权。

  随着市场份额的提升,电子行业相关个股也走出了亮眼的表现,《红周刊》记者根据wind统计,申万电子行业内共166家企业,其中有57只个股股价超过了1月份熔断之前的高位,这57只中有10只次新股,如果剔除次新股,已经走出股灾2.0到3.0颓势的股票占电子行业的28.3%。

  积极关注苹果链和汽车电子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统计,中国消费电子市场从2009年开始,在7年间保持20%左右的年化增长率。到2015年突破了2万亿产值。今年从OLED、3D玻璃、汽车电子都阶段性吸引了大量资金涌入。

  在投资机会方面,海通证券认为,接下来苹果手机引领的智能手机存量创新对产业链仍有带动效应。还有将近140多亿的市场。所以OLED、3D玻璃这些概念仍会受益,另外,今年iPhone7Plus推出的双摄像头,以及无线充电等概念也值得关注。

  例如从2月29日至今,涨幅达70.01%的欧菲光,就被杨建海作为电子行业的例子,公司管理层在过去每一步的实验和决策都被验证是正确的。从触摸屏到指纹识别,现在又布局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和双摄像头。而且公司即便当期有稳定的利润增长点,仍会积极布局未来2到3年的潜在增长点。

  另外,汽车电子行业被认为有望成为下一个发展动力的科技新势力之一。杨建海认为,目前汽车电子主要控制在汽车的一级供应商手中,但他们的定价过高,原来从事消费电子的企业在自动驾驶这个新市场来临的时候,或将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切入其中。

  上文中提到的欧菲光也在积极布局汽车电子行业,先后合并参股华东汽电、北汽新能源等公司,成立ADAS、车载娱乐导航等团队,在硬件基础、算法资源、整车合作等领域布局全面。公司与北汽新能源、上汽等整车厂达成深度合作,有望在未来导入汽车电子控制器、中控触摸屏、车载摄像头模组和毫米波雷达产品。

  液晶面板出货量高增

  半导体行业日前迎来重大事件利好,10月末作为全球智能手机芯片霸主高通以470亿美元收购了荷兰NXP公司,后者是全球第一大汽车芯片供应商。随后半导体板块翩翩起舞,10月31日至11月11日上涨3.64%,同期沪指上涨2.96%。

  华泰证券认为,液晶面板作为半导体行业的细分产业格局正在发生由韩国向中国大陆的转移,MacBookAir面板的供应商除了LGD之外,新增了国产面板龙头京东方,在9月初已经取得了苹果认证,今年四季将小量出货。自2016年年初,本土面板出货量大幅提升,进口数量大幅缩减,产能替代趋势明显。考虑到面板产能向高利润产品倾斜的转移,中低端LCD产品的竞争格局有望进一步优化,高位价格的持续性增强。

  如近期在底部放量上涨的京东方在2016年上半年电视面板总出货量达2250万片,同比增长47%,排名全球第二,月度营收在2016年3月创下5.68亿美元的新高。公司设立的合肥10.5代线将在2018年投产,公司将跻身全球液晶面板行业的前三之列。公司于2013年底、今年年初先后投建国内首条刚性、柔性OLED生产线,兼具当前中小尺寸OLED面板生产的两种主流技术。在国产手机品牌市场地位日渐走强的背景下,显示屏本土化趋势显现,国产OLED屏渗透过程将持续推进。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