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7日02:35 证券时报

  原标题:新华社欲转让天音控股1.32亿股权

  证券时报记者 岳薇

  先后与奇虎360以及魅族传出借壳绯闻的天音控股(000829),在今年8月经历重组失败后,其第一大股东如今也走上了转让控股权的路子。而就在10月20日,天音控股刚刚宣布将出资2亿元认购魅族增资,获得其0.66%的股权。

  11月6日晚间,天音控股公告,第一大股东中国新闻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下称“中新深圳公司”)拟向社会公开征集股份受让方,转让持有的全部天音控股股份1.3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3.76%,转让价格不低于11.83元/股。公司股价停牌前收于11.28元,此次转让价格较此溢价约5%。

  资料显示,中新深圳公司控股股东为新华通讯社。由于天音控股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公司表示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该事项已于日前获得财政部批复,公开征集期为5个工作日(即11月7日-11月11日)。

  中新深圳公司为此次股权转让设置了受让条件,主要包括:拟受让方或其实际控制人设立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且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拟受让方2015年年末净资产规模60亿元以上,2015年度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2015年度营业利润2亿元以上;拟受让方具有明晰的经营发展战略及发展计划,有能力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增强持续盈利能力。

  回顾一年来天音控股的动向,运作较多,有失有得。去年11月,天音控股停牌筹划收购核心控股子公司天音通信30%的剩余股权,进一步加码上市公司在手机分销领域的业务规模,交易作价6.12亿元,公司于今年4月披露了交易预案。

  然而,历时9个月后,这场重组无疾而终。今年8月,天音控股公告,因天音通信2016年上半年度的经营业绩不达预期,继续推进重组将面临重大不确定性,因此交易终止。天音控股曾承诺3个月内不再重组,然而一个多月后,天音控股于9月29日再度停牌,大股东中新深圳公司开始筹划此次转让股权一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8月终止重组的投资者说明会上,面对投资者询问奇虎360借壳一事,天音控股正面表示传闻不实。时隔两个月后,10月17日,天音控股再次召开投资者说明会,面对投资者询问停牌是否与魅族手机借壳有关的传闻,天音控股只是表示,以公告为准。

  3天之后,天音控股便宣布了入股魅族的消息。天音控股拟斥资2亿元增资魅族,获得其0.66%的股权。天音控股表示,此次投资有利于公司从上游获得更加稳定的货源,增强与手机厂商的战略合作关系。资料显示,魅族成立于2003年,创立之初致力于开发MP3产品,2007年,魅族“斩掉”MP3业务,转向互联网智能手机的研发。2008年,魅族开始全面开发高端智能手机。

  魅族的简易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1月-6月,其资产总额分别为72.25亿元、49.28亿元;净资产分别为-16.68亿元、22.48亿元;营业收入分别为168.01亿元、70.2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0.38亿元、-3.04亿元。

  参照天音控股大股东此次转让股权所提出的受让方条件,魅族似乎并不合格。不过,近期众多上市公司大股东转让控股权成风,不排除新的受让方受让股权后再谋后招。比如此前拟借壳国栋建设告败的正源地产,便在重组失败后火速受让了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近期实业基础雄厚的东旭集团也接盘了嘉麟杰控股权。

  天音控股此前发布的三季报预测全年可实现净利润1.1亿元-1.6亿元,而去年亏损2.27亿元。翻阅报告可发现,天音控股目前所涉业务众多,包括手机分销业务、移动互联业务、移动转售业务、彩票业务和白酒业务。

  天音控股曾在终止重组的投资者说明会上表示,新华社作为大股东,对公司的彩票业务给予了很多支持,公司还将对彩票新业务进行投资,实现彩票产业的孵化及彩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同时,将不放松传统手机分销业务,要继续做大做强。此次大股东股权转让,令公司未来的业务整合充满想象。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OPPO胜利因智能手机技术停滞

OPPO完全地复制了过往二十多年来,在饮料、保健品、家电和服装市场上一再发生过的“营销奇迹”。那么,为什么仍然会出现OPPO式的胜利?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