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2日15:40 新浪综合

  政策助力中国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日本总研《中国互联网产业趋近世界水平》(10月19日)

  中国的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了6720亿美元,是美国的两倍,位居世界首位。2016年,中国互联网使用人群达到7亿人,其中九成以上通过智能手机等便携设备连接互联网。中国政府去年推出“互联网+”战略,旨在通过先进的IT技术强化产业竞争力并不断创新。未来,中国的互联网事业极有可能伴随“一带一路”倡议而向国外发展。

  相较于中国的互联网巨头BAT,日本的行业巨头雅虎、乐天和Line在市值上差距甚远,这与日本政府的保守政策有关。在中国,政府在应对互联网新兴服务对既有产业的冲击以及法律监管等问题上游刃有余,并形成了注重经济合理性的同时鼓励创新、方便消费者的社会经济新秩序。但在日本,政府为了保护现有产业而迟迟无法放宽相应政策。日本政府的政策制定应切换为一种高效率、鼓励创新的模式:当新的创意萌发时,应给予创意更快的商品化或服务化机会;当新服务在使用和普及上发生问题时,应及时制定法规做出调整。

  智慧城市能解决交通拥堵问题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解决交通拥堵,智慧城市或者是优先选项》(10月20日)

  交通拥堵已经成为了美国大城市最头疼的问题之一。公共交通的不足和持续扩张的城市使得解决城市拥堵问题越发困难。世界各国也受困于同样的问题。美国可以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分享信息数据、利用智慧城市技术改善交通问题。

  智慧城市有着改变人类生活、工作、休闲方式的潜能。美国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规划使用无人驾驶的电接驳车连接新建的公交中转站和商业区,为人们上班提供了新的交通选择。

  此外,哥伦布市还通过数据分析让更多居民获得社区医疗服务。科技的目的不只是要改善现有的交通拥堵,还应从整体上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交通选择。哥伦布市的规划不仅使俄亥俄州中心地区的人们受益,也为其他中心城市提供了范例。

  但是,类似哥伦布市的规划需要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和非盈利组织的三方协作,联邦政府应在推广这类措施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尽管从这次大选来看,建设智慧城市并不是热门话题,但这个话题应该得到下一任执政者的关注。

  全球空气污染治理刻不容缓

  世界银行《空气污染的成本》(9月8日)

  今年9月,世界银行与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与评估研究所(IHME)合作发布报告《空气污染的成本:强化行动的经济依据》,聚焦研究污染带来的最大、最有害的后果——因空气污染致死的过早死亡。研究旨在通过计算过早死亡的经济成本,为政府着重治理污染强化理论依据。

  研究发现,在2013年,空气污染给世界经济约造成5.11亿美元的福祉损失。南亚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空气污染源主要是固体燃料。而在其他地区,微小颗粒物(PM2.5)是罪魁祸首。

  从1990年至2013年间,经济发展和健康水平发展飞快,但福祉损失翻番、劳动收入损失增加了40%。这13年间,各国实际平均工资有所增加,因而过早死亡导致的人均劳动收入损失上升。室外空气污染是目前最严峻的挑战。

  1990年至2013年间,因室外PM2.5导致的过早死亡率上升了30%,年平均死亡人数增加了70万人,福祉损失上升了63%,劳动收入损失年均从1030亿美元上升到1440亿美元。

  报告认为,医疗卫生服务的改善速度远远赶不上空气污染的增加速度,在室外污染不断上升、室内污染影响持续存在的情况下,政府需要采取大刀阔斧的行动。卫生部门应该把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负担纳入考虑范围,和环保部门联手共同应对挑战。

  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何帆 人大重阳首席经济学家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全球经济日益多极化。但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之后出现的长期停滞,原有的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框架已无法适应当前全球经济格局。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对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收益和成本难以达成共识。二是国内的制度、政治因素以及地缘政治因素制约了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三是现有的国际经济规则缺乏足够的合法性。

  眼下世界经济又一次面临严峻挑战:持续低迷的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以史为鉴,世界各国亟须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各国在议定框架下加深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的五个方面强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第一,各国应有足够的国内政策空间;第二,首倡国际公共产品合作;第三,允许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方面进行“良性竞争”;第四,发挥专业化国际组织的作用;第五,加强大国间的合作。(10月20日)

  三季度中国经济的“喜与忧”

  万喆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济学家

  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数据19日出炉,6.7%的GDP增速与上半年持平。这份“成绩单”折射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喜忧。

  欢喜有三:

  一是经济运行逐渐企稳。目前,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三个季度稳定在6.7%的中高水平。

  二是企业家信心加速回升。三季度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数进一步升至51.2%,较上季提高2.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超出预期。今年前三季度原煤产量同比下降逾10%;商品房待售面积截至9月已连续7个月减少;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成本较上年同期也有所下降;短板领域的投资也在加快。

  不过,尽管当前中国经济呈现诸多亮点,但潜在风险和难点不可忽视。一是经济运行下行压力仍然不小;二是民间投资增速虽然止跌,但要回升绝非易事;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何“咬定青山不放松”。

  中国官方已明确表示,不会因市场环境的一时变化让该淘汰的企业复产,将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此情况下,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可期。(10月20日)

  人民币依然很“铁”

  张敬伟 察哈尔学会研究员

  关于人民币的市场消息有好有坏。好消息是人民币加入SDR,坏消息是人民币近期出现了连续性贬值。市场对人民币走向存在疑问,可以理解。但是,人民币汇率在中长期内将维持相对稳定,原因如下:

  第一,中国经济的基本面良好,前三个季度维持了6.7%的中高速经济增长。第二,中国拥有3.17万亿美元(9月末央行数据)的外汇储备,中国有能力保持汇率的稳定。第三,中国贸易动力依然强劲,这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不竭引擎。第四,经历危机的中国经贸实力增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2.3%升至13.8%。

  本轮人民币贬值,由人民币“入篮”引发,而不是市场风险事件引起,既有市场倒逼,更是中国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主动之举。人民币能“入篮”有赖于人民币的全球影响力和市场化努力,“入篮”后的人民币则有助于实现人民币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功能。所以说,基于市场化、国际化和风险可控的人民币贬值属于“好贬值”。未来,人民币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10月24日)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此时换美元小心被二次伤害

过去四十多年里,美国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几个周期,对于投资者来说,最近一次能够抄底美元的机会实际上已经错过。从美元指数看,最近一次抄底美元的机会是在2010至2011年,目前看美元存在二次上涨的可能,前提就是其他货币的崩溃。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