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5日05:40 21世纪经济报道

  见习记者郭心炜深圳报道

  虽然距离金马股份(000980.SZ)第一次停牌筹划收购众泰汽车,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期间几经波折,甚至在7月宣布有关重组中止。但随着10月中旬金马股份抛出一份新版重组草案,预示着有关重组案“梅开二度”的到来。

  “上市公司通过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并购整车制造企业并与其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是上市公司不断做大做强的重要举措和必要途径。”10月24日,金马股份控股股东铁牛集团副总裁方大明在一场媒体说明会上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对于此前金马股份撤回重组方案中止重组的原因,金马股份方面亦承认缘于斯时资本市场环境和监管政策的变化。

  对比其今年3月28日发的第一版重组草案,记者发现金马股份在最新方案中将增发价格由5.44元/股调整为8.91元/股,募集资金从100亿大幅下调为20亿。除此之外,控股股东的变化则是另一亮点。

  作为众泰汽车原第一、第二大股东的自然人金浙勇以及长城长富分别于9月20日将所持有的共计51.92%的金马股份股权以60.2亿元现金的价格转让给了铁牛集团,使得后者从持股众泰汽车4.91%的参股股东变身为持股56.83%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12日《金马股份二度鲸吞众泰汽车 实控方突击控股规避借壳》曾予以报道)

  由此,通过上述在停牌期间的股权调整,使得本次重组变为了同一集团控股子公司之间的股权交易。即重组完成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将仍然是铁牛集团控股股东应建仁、徐美儿夫妇,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

  对于此举,业界分析表示,金马股份正是通过降低募集资金额度、股权转让等方式避免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来规避被监管认定为借壳。

  而方大明亦对此坦言,鉴于本次重组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铁牛集团以现金支付的方式提前锁定交易标的,进而再以换股方式将金浙勇持有的众泰汽车股权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认为,该次股权交易有助于提高重组成功率,也符合金浙勇提前获取交易对价的诉求。

  众泰汽车短短几个月内便“二战”资本市场,可见其渴望上市的迫切之情。但其要完成此次重组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却并不乐观。

  根据新版重组草案,众泰汽车承诺2016、2017、2018年净利润不低于12.1亿、14.1亿和16.1亿。

  虽然近年来得益于SUV市场的火爆,众泰汽车发展迅速,2015年众泰汽车累计销量达到了18.0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为2.3万辆。但销量的良好表现却不能掩盖众泰汽车车型盈利能力不足的现实。众泰的热销车型大多集中于低价格区间的中低端车型,在产品创新和正向研发技术方面,仍有待提升。

  公开资料显示,2014年和2015年,众泰汽车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6.20亿元、137.4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和9.09亿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除去众泰汽车近两年分别获得的4.43亿元和11.41亿元新能源补贴,那么众泰汽车这两年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

  今年初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骗补事件的爆发对于依靠财政补贴的车企敲响了警钟。根据国家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国家给予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的补贴标准将逐年提高,同时补贴额度将逐年减少,地方补贴也可能相应减少。

  据上述有关重组材料显示,众泰汽车今年1-6月的净利润为3.54亿元,仅完成2016年业绩承诺的29.26%。

  对此,金马股份财务总监方茂军表示,根据汽车行业规律,销售旺季为第四季度,公司产品属于国产车,主要针对的是新兴消费者群体,第四季度是该群体消费欲望释放的主要时间段,进而导致公司业绩也存在第四季度明显好于前三季度的情况。因此公司认为2016年能实现全年承诺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

  但就算众泰能够实现2016年业绩承诺,在更远的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走低价路线的众泰会面临如何保证其盈利能力以及业绩承诺的问题。如何建立起企业核心竞争力,恐怕是众泰目前需要思索的。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国房地产摔不起大跟头

以中国房地产目前的体量和金融体系应对内外冲击比较脆弱的弹性和韧性而言,摔不起大跟头。因为那将是巨石坠落、山呼海啸、炉心熔毁般的。对管理层来说,面对复杂局面已别无选择,没有退路。

谁会是中国下一个一线城市?

若干年后,中国城市可能出现类似中国乒乓球队那样的“在世界拿名次容易,在中国拿名次难”的局面。中国的一线,我们假定只能在5个以内。除了北上广深,下一个是谁,我觉得是杭州。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