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09:52 上海证券报

We want you!2016首届中国波特菲勒奖评选正式开始!基金、保险、券商等金融机构资管能力孰优孰强?请点击【投票】,选出你心中的最强机构!

  ⊙本报记者 吴晓婧

  A股市场持续陷入3000点“拉锯战”,市场热点不断却缺乏较为清晰的主线,经过全面轮动的“耗散式”反弹之后的A 股,行业选择也愈发艰难。有基金经理感慨,对于配置方向的选择,依旧处于迷茫状态,甚至直言,“我的组合缺乏灵魂”。

  从券商对机构投资者的调研来看,此前机构普遍维持的中性仓位正在逐步抬升,但净值的停滞却暴露出机构投资者的“有效仓位”在逐步下降。

  在申万宏源分析师看来,此前交易型资金是市场的主导力量,交易型投资者积极提前抄底抑制了配置型投资者的仓位提升可能性,但近期交易博弈的性价比已明显下降,后续“交易”逐步让位“配置”是大概率事件,市场也可能随之下探到安全边际更高的区域。

  对于后市的预判,各基金投研团队的分歧也在逐步加大,有基金投研团队乐观认为,在资产荒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加强限购、债券市场配置压力较大,股票市场的配置需求可能会相对增加,四季度市场面临一些新的机遇。但也有基金投研团队直言,A股震荡下行概率较大,在A股市场上赚取绝对收益的难度较高,应该控制仓位。

  房地产资金入市?

  A股市场始终难以打破存量博弈的“弱平衡”,然而,随着楼市调控加码,机构投资者开始热议,楼市调控引发销售降温,能否“倒逼”资金回流股市?

  近期北京、深圳、广州、合肥等20多个城市相继发布地产调控政策,涵盖一、二、三线城市,这无疑给地产业带来了短期的降温。

  前海开源执行总经理杨德龙乐观预判,楼市的疯狂上涨引发严厉调控,可能会导致楼市降温,而楼市和股市的“跷跷板效应”会使大量资金从楼市转移到股市。在其看来,10月之后股市的利好因素不断增加,四季度大盘有望走强。

  农银医疗保健的基金经理徐治彪认为,从资金层面看,肯定会有一部分热钱从楼市撤离,尽管炒楼和炒股的人不一定是同一拨人,但应该有一部分会进入股市,这部分是增量资金,从这个角度而言是利好股市的。另一方面,整个三季度,地产产业链股票在地产火爆的情况下非常吸引人气,一些地产类大股票都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收益率,水泥、建材、家电也有不错的相对收益。反观成长股,则相形见绌,无论是TMT,还是医药的成长股表现都较弱,预计这种情况在10月份应该有所转变。

  泓德战略转型基金经理郭堃也持类似观点。在其看来,此次房地产新政出台之后,未来流动性上对股市将有一定利好,特别是未来股市的结构性机会将更加明显。一方面,房地产调控对于相关产业诸如工业金属和一些工业原材料都会有所抑制,周期性行业最好的阶段正在过去;但另一方面,今年调整较多的偏成长板块或标的,特别是一些内生需求明确的成长性行业,在经历了去年6月以来的几次大幅调整之后,很大一部分板块或公司估值已回到相对合理水平,这些企业的价值将会在未来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这种结构性机会将会显著大于系统性机会。

  深圳的一位基金经理直言,之前炒房的风气过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业的发展,此次调控有利于缓解地产行业对其他产业产生的挤压局面,而投资者对房地产产业链投资预期也会发生变化,A股投资风格短期可能转向成长板块,政策上或加码基建PPP以弥补空缺。另外,较长时间以来,经济政策由转型创新明显转向于地产去库存“保经济”,此次调控或将带来政策预期变化,后续“保经济”政策或将弱化,转型创新政策有望再度强化。

  然而,有基金经理却认为,房地产资金难以回流A股,如兴业全球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董承非表示,楼市资金转战股市其实是种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玩房地产的资金与投资A股的资金其实有着不同的属性”。

  光大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赵扬也不认同“地产调控推动资金回流A股”的观点。在其看来,A股一直不缺乏资金,缺的是赚钱效应和企业价值提升,但这需要时间。如果货币政策因此出现大的转向,倒是需要防范风险。

  从历史数据来看,比照上海二手房价指数和上证综指,需要看到房价回调一轮之后,才会看到股市流动性受益于房市资金流入。申万宏源分析师王胜认为,现在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王胜表示,不能简单地认为楼市资金搬家就能引发新一轮A股上涨。当然,如果2017年上半年,A股到了更加合理的位置,而地产市场也成功降温,相信A股会迎来更好机会。

  A股四季度有没有行情?

  “宽松累积+资产荒”显然成为A股最大的支撑力量,但中期而言,美国大选、美联储加息、英国“脱欧”启动等仍对国内市场形成扰动,而国内货币政策中性趋紧,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房地产泡沫、债务违约、金融风险等)制约市场的风险偏好,改革仍未能完全扭转市场预期,监管环境也压制市场情绪,在种种因素之下,对于A股市场到底有没有年终“吃饭行情”,各基金投研团队也存在明显的分歧。

  乐观者如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认为,随着经济的逐步企稳、准财政发力、三季报业绩预期好转、流动性仍然充足、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等因素的影响,A股市场有望在四季度或明年初迎来投资时机。

  中欧基金认为,“A股四季度值得期待。”在其看来,在房地产政策趋紧后,10月至11月的A股市场值得期待。在接近12月时,投资者需要注意加息可能带来的扰动。

  展望四季度,汇丰晋信基金投研团队认为,美国如加息对A股的影响短暂且有限,欧洲经济地位的动荡可能会给全球经济带来再平衡,国企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基建的力度加大将共同为稳经济而发力,因此短期内系统风险进一步发生的概率较低。

  不过,部分基金公司认为A股整体仍会继续低迷,对未来市场预期维持谨慎态度。多数基金投研团队认为四季度A股市场难以呈现出较大的指数性行情机会,更大的可能性是维持一种震荡的行情态势,悲观者甚至预判A股市场震荡下行概率较大。

  海富通基金投资经理崔晨预计,四季度市场的波动或加大,基金在A股市场上赚取绝对收益的难度较高。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认为,限购政策密集出台,商品房销量或现负增长。地产销售、投资下滑将令短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需求持续低迷令物价上涨难以持续,因而2017年以后通缩压力将重新显现,在其看来,市场震荡下行概率仍较大。

  大型阳光私募基金朱雀投资则认为,楼市资金分流进入股市、地产下行对基本面的拖累这两方面的因素均存在。长期来看,居民资产再配置的效应或许也并非如市场预期的乐观,而对基本面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下行压力由于基建的对冲,幅度上可能也不必悲观。总体来说,地产调控对市场的影响可能难以从趋势上改变市场的节奏,更多的是结构上和风格上的影响。市场在前期持续窄幅震荡后,目前尚未有大的政策或基本面等因素打破这种格局。10月可能会迎来短期反弹的机会,但是空间有限,难有趋势性机会,总体仍然是震荡格局,更重要的是自下而上地把握优质成长股。

  回归选股模式

  无论是对于市场未来的运行轨迹还是行业选择,基金经理都较为迷茫,因此将希望寄托于个股选择,希望寻找到有良好业绩支撑的优质投资标的来获得投资收益。

  中欧基金刘明月认为,当下A股市场再次回到“平淡生活过日子式”的投资阶段,投资者可以在市场区间震荡的过程中潜心甄选,挖掘那些可能出现超额收益的优质公司。选股时,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市场前景、竞争力、公司治理等因素。此外,刘明月建议投资时较以前更注重投资标的的估值水平、中短期的业绩预期以及业绩兑现能力,并综合市场风险偏好等因素。目前,一些技术升级、大消费、服务等行业板块的优质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董承非表示,在市场缺乏系统性机会而更多呈现结构性行情的情况下,市场情绪变化节奏会加快,只有业绩长期稳定增长的标的,才有可能战胜市场。

  目前是三季报的密集发布区,也是全年的业绩分水岭,海富通机构权益投资部总监黄东升认为,三季报行情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的活跃度。基于四季度趋势性机会并不明显的判断,在投资策略方面将倾向于寻找个股机会,将围绕三季报的业绩超预期之处,寻找优质个股。同时,在PPP、国家产业投资基金相关个股中寻找长线机会。

  私募基金博道投资的投资经理张建胜表示,股票市场整体处于震荡筑底之中,且不存在大幅调整的基础,预计将继续维持阶段性与结构性的行情特征。虽然仍对指数保持谨慎态度,但对个股相对积极。“因为考虑到年底年初的估值切换,目前点位的A股上市公司还是能找到不少持有6-12个月有望获得不错收益率的个股。”无论是农村土地流转、债转股,还是深港通及国企改革,各领域均表明改革进程在明显加速。同时,经历了一年多的调整后,如传媒教育、养老等大消费板块以及PPP、轨交、军工等财政政策强相关行业中,有一部分估值已进入合理区间。THE_END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徐巧 SF184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债务违约下的万亿投资机会

随着债转股和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贷款资产的深入推进,以及A股市场上越来越多的ST公司破产重组,嗅觉灵敏的投资人正在迅速布局不良资产投资市常未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这个市场上会出现更加丰富的投资产品,以供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参与。

普通投资者无需大规模购进美元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大规模卖出人民币、购进美元的投资行为已不可取,人民币双向宽幅波动将成为一种常态,投资者和普通家庭需要做的是多元化配置自身资产,而不是简单地进行对赌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的换汇操作。

万达携巨资入侵好莱坞?

万达携巨资而来,甚至与青岛政府在东方影都出台补贴40%制作费的强力优惠政策。好莱坞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收益,管理和技术人员也可以扩大自身的用武之地。随着中国竞争力的提升,美国享受产业落差红利的机会还有多少?

标普敲响中国信贷恶化警钟

首先,中国企业信贷恶化状况及银行不良信贷资产是否得到真实反映?是继续放任各种不良贷款虚报还是将不良贷款的真实盖子揭开?不良贷款数据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决策是否准确,更关系到化解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是否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