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4日22:15 中国产经新闻报

  上交所“出手”整治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披乱象

  为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完善资本市场法治助力

  本报记者 张毅报道

  “非公开发行公司在信息披露工作中存在的乱象,会扰乱债券市场秩序,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业内人士对记者如此评价道。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息披露相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自2016年10月15日起,新申报或已申报的尚未非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发行人,应当在募集说明书中明确约定披露年度报告及中期报告。

  《通知》表示,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及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的发行人,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转让的,应当按照中国证监会和本所相关规定编制定期报告,通过上交所定向披露专区披露,并就在其他披露场所披露定期报告的情况予以说明。

  《通知》强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发行人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和每一会计年度的上半年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分别向本所提交并披露上一年度报告和本年度中期报告。

  据业内人士介绍,公司作为一种较为健全的社会性组织,向社会公众公开披露信息是其社会化属性的必然要求。公司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公开披露信息的要求相对也越高。

  “非公开发行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因外部约束不强,大多数非公开发行公司在证券交易市场和信息披露工作中确实存在较多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如此描述。

  宋清辉进一步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这其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是,信息披露混乱、披露质量较差、选择性披露和信息口径相差较大等。

  对此,中研普华研究员李奔也对记者称,非公开发行公司在进行证券市场交易操作尤其是非公开发行时,往往涉及到利益输送,经常会存在信息披露不彻底、不透明的问题。

  提及上述问题存在甚至频发的原因,宋清辉坦言:“根源就在于企业管理层对信息披露的不重视或者干预披露结果”。

  由此,不少受访人士指出,目前亟须规范非公开发行公司信息披露工作,完善相关信息披露制度。同时,此次《通知》的发出 ,也必将进一步规范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这次《通知》发布的相关规定,其实属证监会新主席刘士余上任开始,加强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完善资本市场法治的一部分。”上海金融学院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教授鹿长余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鹿长余继续表示,投资者乐于见到法规完善的证券市场,以这次发布的《通知》为例,中国证券市场应该继续加快完善相关制度,这对投资者的信心恢复有极大帮助。

  另外,为了确保该《通知》落地后不“变质”,业内专家对记者提出的一系列注意事项,同样值得实施主体关注。

  “债券信息披露是防范市场系统风险的基石,非公开发行公司在债券信息披露的过程中应更注重翔实、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宋清辉强调表示,此外披露的信息应该具有易懂性。如果投资者对于上述公司披露的信息无法有效解读,就失去了进行信息披露的意义。

  记者梳理发现,根据《通知》要求,此次非公开发行公司的债券信息披露内容应当包括:公司基本情况,公司债券相关事项,财务和资产情况,重大事项以及财务报告等。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限购之后房贷还会不会快速增长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一方面可以积极借助个人住房贷款更快地实现买房梦,更好地改善居住质量;另一方面要科学使用贷款等手段,将个人和家庭的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一般而言,每月还款本息总和不宜超过月收入的50%,最好控制在三分之一以内。

IMF为何调高中国GDP预测

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的耸人听闻的报道,和IMF所作的“美国经济将强劲增长,中国经济将严重放缓”的预测两相呼应,导致这样的判断在西方大行其道。然而,10月初IMF自己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却无可置疑地证明,IMF年初的这些预测是完全错误的。

港股市场将迎来持续投资机会

随着深港通的推出,沪港深三地统一大市场即将建立,机构投资者将迎来极佳的投资机遇。在国内流动性充裕、资产荒进一步加剧和人民币贬值预期强化的背景下,内地大量资金将加速南下,港股市场短中期将迎来持续的投资机会。

用债转股国企混改可一箭三雕

债转股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契机。以债转股的形式实现国企混改是一箭三雕的举措,既推动了国企改革,又降低了经济的杠杆率,而且还为民间资金提供了一个投资机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