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05: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谷枫 实习生 杨坪 北京报道

  国庆假期,为了控制房价的过快上涨,防范房地产市场泡沫,全国多个城市密集颁布了房地产调控政策。除了房地产市场频繁出台的调控政策之外,人民币纳入SDR,深港通预期进一步落实等利好也在长假期间发酵。

  对于A股市场来说,政策和消息面多重影响下是否能走出一轮行情?

  地产调控挤出效应有限

  国庆假期间,全国多地迎来了密集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从大类资产配置的层面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A股市场造成影响,那么是否会如部分机构所言房地产市场调控后会有部分资金回笼至A股市场。

  中信证券研究部分析师秦培景认为这轮地产调控或成为打破A股低波动时期的重要外力之一。

  秦培景表示,目前A股迈入低波动时期,近期市场波动率进一步下行,上证指数60天波动率仅0.75%,接近2014年以来最低值和2000年来几个低波动区间。“股灾”后遗症、监管防风险、“国家队”三个因素是A股波动性趋降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会逐渐弱化,但短期不会显著改善。这其中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与房地产销售过热下利率水平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而趋严的监管下股市杠杆亦难有拐点,因此破局低波动需要依赖外力,能够打破目前A股低波动率的其中一个重要外力便是房地产新政,因为房地产新政可以冷却地产交易挤出资金,对A股形成流动性利好。

  但秦培景也补充道,这一轮楼市调控能够挤出资金利好股市,但程度有限。“长期以来中国房价和股价相关性不明显,但2014年以来两者走势明显负相关,这种关系的形成依赖于利率水平下行,资产荒下两者可加杠杆的共同属性。长假期间地产新政冷却销售后,挤出的资金对股市的流动性有正面影响,但其程度可能比以前弱。原因在于,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趋严的监管环境下股市资金加杠杆难度变高,地产交易冷却后,投资类资金短期难以从房市撤出,分流房市资金的不仅只有股市,其他资产竞争力也不弱。”

  不过,光大证券分析师赵扬持不同观点,认为地产调控对A股的影响或偏负面。他讲道:“我们不认同地产调控推动资金回流A股的论点,A股一直不缺乏资金,缺乏的是赚钱效应和企业价值的提升,另外地产调控对A股的影响甚至偏负面,特别是地产链相关行业。”

  而对于黄金周期间地产调控可能形成资金挤出效应对A股的影响,方正证券研究所所长高利则表示:“资金流动有自身的规律,且是逐利的,是否流入股票市场与赚钱效应有关。股票市场的趋势并不是资金行为决定的,而是基本面决定的,经济基本面、流动性水平以及政策是我们观察的核心变量,6月中旬以来股票市场已经反映了流动性的好转,即将反映新的边际变化,四季度将是由中性到谨慎过渡的阶段,建议寻找机会兑现收益。”

  市场或阶段反弹

  近期除了地产调控政策之外,人民币纳入SDR,证监会宣布不再规定QFII、RQFII资产配置比例等政策以及深港通落地进一步明确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节后市场行情有所影响。

  九泰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王义发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随着人民币纳入SDR,人民币汇率压力将有望阶段性降低,汇率扰动对市场预期层面的影响将明显下降。而从资金面来看,随着季末流动性扰动因素的消除,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将出现好转,资金面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将逐步降低。就股市而言,节后两市解禁规模较前期将明显降低(十一月份将再次上升),解禁压力的下降也有有利于缓解市场供求矛盾;假期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炉,楼市有望边际降温,亦利于股市资金面的好转。”

  王义发进一步指出,“综上所述的多方面因素出现阶段性好转,这意味着压制近期市场表现的力量或有所缓解,市场有望出现阶段性反弹。而在这其中,景气改善、盈利确定性较高的板块将有望出现更好的表现。”

  杭州泽浩投资的投资总监曹刚表示:“从市场交易量来看,近期沪深两市成交量持续降低,尤其是上证50成交量达到201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参照历史数据和规律,市场在极度缩量之后,往往会出现交易量的回升,而量的上升将对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的修复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再加上长假前后消息面的多重利好,我认为节后A股市场的行情可以期待。”

  不过,仍有部分机构在后市研判时警惕包括美国选举、意大利公投以及美联储加息等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

  朱雀投资的一位人士便指出,我们认为市场仍维持震荡的概率较大。往后看,市场波动或有所放大,一方面是国外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大对A股风险偏好的影响,包括美国大选、意大利修宪公投,近期投资者关注度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则是美联储的加息若在12月落地对国内流动性的影响,从市场情绪上总体已经较充分地接受了美联储年内1次加息,但是流动性层面的风险可能需要到时才能够释放,包括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流动性环境可能边际变差。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赵文伟 SF182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那些炒房的人真不怕泡沫破吗?

人们每一次判断房地产涨疯了,然后选择清空房地产,拿着从没见过的大数额现金去投资不稳定的股市,或者其他金融产品,或者去投资实体经济时,其结果都是一次次失望,因为非房地产的投资,都没有房地产的投资回报率高。

高科技才是创新只是一种迷信

企业创新,技术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效率的手段,效率最终反映在财务指标上,而终极的财务指标就是利润。如果工业4.0不能增加利润,要它做什么?创新未必需要高科技,传统行业照样可以创新,照样可以提高效率。

房地产迷幻了一代中国人?

史蒂芬罗奇说,房地产迷幻了一代美国人,诱惑了许多国家,其中也包括中国。美国的问题可能会发生在中国身上,没有谁能肯定地说中国是个特殊的例子。几年前的这句话或许能给今天的我们一些警示,我们当从中吸取教训,及时醒悟,合理纠错。

当前经济最应警惕楼市过冷

无论采取什么限制性政策,房市交易归根结底是商品市场的交易行为,逃脱不了市场规律的洗礼,即便是以行政权力采取直接或间接的“休克交易”策略,也只能把问题和矛盾暂时压制下去---压制越久,将来的负面效应就越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