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9日21:35 新华网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新华社香港9月29日电(记者战艳 苏晓)人民币被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后,经历了“十月怀胎”,将于10月1日正式生效。业内人士预计,它的效果将是“慢热”的,目前不会带来剧烈变化,但长期必将巩固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地位。

  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兼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主管冯孝忠认为,人民币作为SDR货币生效后,短期内对香港的整体货币市场的影响较小。但长期来看,当它真正的使用量出来后,就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同时,香港银行也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很多银行正在加紧人民币清算方面的准备工作,但还是要看市场的变化,要看“一带一路”、贷款、资本市场会否应用人民币。作为SDR货币,人民币的使用还需要内地的推动,冯孝忠说。

  香港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对香港作为环球首席离岸人民币中心及中国首席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始终有帮助,若香港能在创新方面加一把劲,定会有更大的发挥舞台。

  中银香港发展规划部高级经济研究员应坚说,香港离岸人民币中心是境外建立最早、规模最大、产品最丰富及功能最齐全的人民币市场。香港开展人民币业务近12年,全球一半以上的人民币资金沉淀于此,各项有实际交割的人民币交易一向较为活跃,包括外汇兑换、衍生产品交易及债券交易等。

  “香港一定会抓住人民币加入SDR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应坚预计,人民币“入篮”生效后,香港银行业将加大营销力度,为国际客户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事实上,香港银行业一直在不失时机地拓展人民币业务。过去几年,财政部每年均以外国央行为对象,发行专项人民币国债,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央行进入香港市场。

  汇丰银行副主席兼行政总裁王冬胜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将人民币“入篮”比作“煲汤”。他认为,人民币纳入SDR生效后,国际对其需求需要时间“慢慢煲”,不过会先慢后快,当人民币普及了,其国际化步伐会更快。

  业内人士认为,“入篮”并未冲击汇率,反而会稳定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冯孝忠称,目前“人民币定价透明度比较高”,每天的定价与美元及其它货币走势相关,市场估计的汇价也跟人民银行公布的汇价相差不远。

  他“不觉得有太多的市场投机”,市场投机大多是分析员在讲,而交易员看不到,看不到因为人民币“入篮”有什么大的投机、沽空,成交量也没有放大。

  温天纳认为,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第三大股东和新的SDR货币发行国,中国有必要保持汇率政策的稳定、透明以增强政策可信度。SDR标签始终有助于增强人民币的国际接受度,推动其作为储备货币的使用。

  温天纳说,人民币所占权重意味着IMF成员国将通过所持SDR份额自动形成对人民币约309亿美元的需求。这对人民币国际化及普及化极为重要,亦能稳定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预期。

  专家认为,人民币作为新生的SDR货币,其使用需要推动。

  温天纳称,内地正在推动SDR,自4月起,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同时以美元和SDR发布外汇储备数据。国际方面,IMF从10月1日起将在其官方外汇储备数据库中单独列出人民币资产。二十国集团(G20)和IMF也在探讨扩大SDR的使用范围,如发行SDR计价债券。不少环球及内地政策性金融机构均有意发行SDR计价的债券,环球市场对人民币的需要会“有序”增加。

  SDR是IMF于1969年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价值由一篮子储备货币决定。IMF每隔五年对SDR进行一次评估。

  去年11月30日,IMF宣布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自2016年10月1日起生效。这标志着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得到国际机构的认可,人民币将被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起构成SDR货币篮子,人民币在其中将占10.92%的权重,超过日元和英镑排在第三位。

责任编辑:1800139007 SF182

相关阅读

牟其中还能东山再起吗

1940年出生的牟其中今年已经76岁了,按牟其中“十年之内就会重建一套商业体系”的构想,届时牟其中已是80几岁的老人了。这已经是人生的晚年了,一切不再是一个80几岁的老人说了算的时候了。届时,留给牟其中的恐怕只能是“壮志未酬”了。

土地垄断是房价上涨根本原因

面对当前房价快速上涨的局面,调控政策宜疏不宜堵。短期内,通过稳增长政策带动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分流地产市场资金是上策。在土地的垄断供应制度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房价长期下降既不可能,也更不应该成为政策追求的目标。

分享经济的产生有四个先决条件

来自人类互助合作天性的分享,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从小圈子熟人范围内的临时替补性活动,发展成大规模改变生活、商业方式的“分享经济”。关键的一点是,有没有切实可靠的供给,让大规模分享真正变成现实。

经济成功前提就是政府因势利导

随着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所用的各种基础设施也必须不断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也必须不断完善,而一个企业家没有能力来推动基础设施以及法律、金融制度的相应完善,这些必须由政府协调不同的企业家,或是政府自己来提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