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7日17:59 一财网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近8年,但世界经济还没有出现强劲复苏的趋势,国际贸易增速近年也大幅跌落。9月23日在中央财经大学主办的第七届亚太经济与金融论坛上,围绕“全球金融周期、资产价格波动与国际资本流动管理”这一主题,就探索新金融周期、资本账户开放还是管制、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应该加强协调性等问题,国内外知名经济学家展开了谈论,会议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主持。

  专家们认为,开启新的全球金融周期需要寻找新“矛“。资本账户开放需审慎监管,避免流动性大幅波动。在人民币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后,汇率稳定仍是主旋律,人民币有望成为国际货币。

  开启金融周期亟需“新矛” 资本账户开放需审慎监管

  在主题发言中,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海洲阐述了为开启全球金融周期寻找新“矛”的重要性,他认为1929-2008年这80年是完整的金融周期:第一个“矛”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美元“一币挂金”;第二个“矛”是80年代的“多币无金”,五个主要货币都不跟黄金挂钩,从固定汇率变为浮动汇率,整个系统也变得更加灵活。回望历史,第一次寻“矛”花了16年,第二次16年,第三次不会低于16年——我们还有七八年的时间在黑暗中行走。

  日本东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原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院长Masahiro kawai也对关于“矛”的问题作了回应,他认为在浮动汇率中提供“矛”的是货币政策。当我们探讨不同国家的汇率稳定时,几个主要经济体,包括中国,应该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矛”。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认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全球金融危机,周期性、结构性不平衡基本的原因就是国际货币本位缺乏稳定性,一个国家主权货币充当全球的信用货币,资本流动受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比较大。资本流动可能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先行指标,凡是流动性大幅波动的时候,马上就发生金融危机。

  关于近期热议的资本账户开放的问题,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张礼卿表示,发展中国家或者说新兴市场国家会发生危机,很大程度上和资本账户的开放有关系,大规模的资本流入,导致新兴市场国家出现泡沫。美国和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共同管理国际资本流动的责任。未来宏观审慎监管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当资本大量流入时,新兴市场国家应该加强风险敞口的管理。

  汇率稳定仍是主旋律 人民币有望成为国际货币

  上周(9月19日-23日),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持稳6.67水平,在有效波动区间极为狭窄,随着离岸市场人民币资金面改善,境内外人民币汇率结束倒挂。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符合预期,但措辞变化隐含12月加息概率增大,叠加国内经济基本面变化,人民币汇率压力尚存。

  张礼卿表示,在全球化时代,不能过分地强调本国货币政策和经济政策的独立性,这也是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内容,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时候应该考虑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不应该仅仅考虑美国国内的情况。

  他还补充道,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资本流动无序,无序的结果使得汇率过于动荡。布雷顿森林体系比较科学,把美元和黄金挂钩,美元价格稳定,限制资本流动,稳定的汇率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好的,但这意味着很多国家交出货币自主权。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二司副司长周诚君9月21日称,人民币下一步要成为国际金融交易货币,这一发言亦是对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的支持,新的SDR篮子权重分别为美元41.73%、欧元30.93%、人民币10.92%、日元8.33%和英镑8.0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肖立晟认为,人民币有成为国际货币的潜力,但现在还不是,如果未来要让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改革的次序很重要。增加人民币的汇率弹性,是建设外汇市场和资本开放的前提。不一定跟贸易相关的才能进入外汇市场,增加一些风险偏好较强的市场主体,逐步开放资本账户,允许货币自由兑换。

  他还补充到,建设外汇市场需要发展衍生品,发展其它的避险工具和投机工具。不过如果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这一基础资产定价存在不合理,在此之上发展出来的衍生品会放大基础资产错误的定价。

  杠杆率分化明显 “僵尸企业”成经济毒瘤

  眼下中国房地产市场暴涨,其中因素之一是与流动性宽松助推资产泡沫有关。由于房价飙升,居民的杠杆率也大幅度上升,变成了一个特别值得担忧的问题。

  对此肖立晟表示,一个经济体在一个金融自由化的环境中,跟金融周期相关的主体如果有自身融资的功能,可能会迅速地放大金融周期。而中国现在虽然房价上涨很快,但企业参与房地产的融资还是比较少的。

  黄海洲则表示,除了居民杠杆率,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也特别高,现在估算非金融企业总负债占GDP比例为160%,这在全球算是比较高的水平。但仔细分析还可以发现,不同类型企业的杠杆率是分化的,比如2008年后国企的杠杆率直线上升,非国企的杠杆率则在不断下降。

  他认为可以乐观地看待这一问题。国企资产负债表受到政府部门一定的支持,尽管国企杠杆率很高,但因为政府的资产负债表比较健康,可以腾出空间帮国企调整。而回报率比较高的企业恰恰是杠杆率比较低的。通过调整,经济增长的潜力是很大的。

  今天对中国经济的很多担忧,都跟增长的减速有关系,增长速度从10年前的10%以上现在降到7%以下,呈现L型的增长轨迹。

  黄海洲认为,中国经济如果有风险的话,不是马上会遇到金融危机,而是会碰到缺乏增长的风险,不增长背后的原因是经济整体的效率越来越低,已经失去竞争力的老的产业很难平稳地退出,这些“僵尸企业”仍然在不断地占有新的金融资源和其它资源,导致新经济发展不起来。

  “中国维持经济增长,私人部门的投资应该受到鼓励,金融资源应该向私人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倾斜,应该给更多的私营部门投资支持,防止‘僵尸投资’。”Masahiro kawai 补充道。

责任编辑:1800139007 SF182

相关阅读

牟其中为什么“见不得阳光”?

牟其中的错误在于,在这种“见不得阳光”的寻租过程中,他又渴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论,同时还显示出一份十分醒目的异端姿态。他连续不断地、让人瞠目结舌的、恶作剧式的承诺最终让他在政界、经济界、传媒界和社会公众层面多重失信。

实现中国包容性发展需法治保障

法治能够使社会成员通过社会代价最小的方式,去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利益平衡,而且这个最大公约数出来以后,可以得到的是在法治保障条件下可持续的多轮的动态优化,来实现中国的包容性发展。

优质公司都去海外上市怎么办

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不得不要靠吸引外资、“交学费”的方式来完成的话;那么今天要改变大批优质中国企业“肥水流到外人田”的现象则需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市嘲补短板”来实现。

限购限贷就是楼市的“饥饿营销”

如果货币泡沫蜂拥进入各大城市的地产市场,再过一段时间会是怎样的情景呢?通常而言,如果地产市场出现大崩盘,则意味着国民经济面临“灭顶之灾”;试想想:如果土地开发大大超越了城市生产力水平,未来会出现多少“死城”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