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3日23:32 华夏时报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牛根生的蒙牛新身份 辞职5年后复出成新旧势力“调解员”

  ■本报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随着一封深情的辞职信的公开,蒙牛正式告别了孙伊萍时代,迎来了原雅士利总裁卢敏放的新帅时代。供职蒙牛四年的孙伊萍卸下总裁一职后,由拥有丰富奶粉行业工作经验的卢敏放接过了这一棒。在业内看来,孙伊萍的辞职以及卢敏放的接手,意味着在未来的日子中蒙牛“中粮系”印记被雅士利的联合二股东“达能系”逐渐代替。

  直到近日,卢敏放还在投资者会议上首次公开谈及对蒙牛未来的发展规划。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还在继续发酵。其中,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出现在蒙牛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名单中,让蒙牛的未来平添了些许期待和神秘。牛根生的复出,和此前在位时相比,又将给蒙牛带来哪些不同?

  新旧势力调和

  在这次蒙牛管理层的震荡之中,剧情跌宕起伏,可谓让外界大跌眼镜。除了孙伊萍的离开,9月21日,还有消息称,来自中粮的于旭波、柳丁、廖建文三名董事离开董事会,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则出现在战略及发展委员会名单中。

  同时,9月22日,蒙牛的官方网站披露信息显示,目前蒙牛董事会中,执行董事为总裁卢敏放、“蒙牛系”的白瑛以及“中粮系”的吴文婷;非执行董事包括了马建平、牛根生、来自丹麦乳品公司ArlaFoods的Tim Orting Jorgensen,以及达能系的Filip KEGELS。

  蒙牛前后董事会成员名单的变化中,中粮系少了多位。

  要知道,在2011年牛根生辞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一职后,仍保留了“非执行董事”一职位,除了牛根生外,按照2011年蒙牛年报披露,来自中粮的宁高宁、于旭波、时任中粮集团副总裁的马建平、时任中粮集团总裁助理副总会计师的马王军也列位非执董名单。中粮系的董事会成员一进一出又意味着什么?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蒙牛创立之初,是由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在内的十大人物共同创立,不过,随着蒙牛股改,如今都已相继淡出。杨文俊是在2012年离开蒙牛,也是最后一位离开的元老。

  众所周知,在牛根生时代,也是蒙牛最辉煌的时代,十位元老共同将蒙牛打造成了中国乳业知名品牌。

  据蒙牛乳业《招股说明书》显示,蒙牛乳业在上市前共有六大股东,分别是银牛公司、金牛公司、牛根生、MSDairy、CDH和CIC。 其中,后三者分别是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和英联投资三家外资金融机构为投资蒙牛设立的公司,而金牛公司和银牛公司则分别是由蒙牛的高管人员和“与蒙牛业务关联公司的高管人员”注册。

  直到2009年7月7日,中国中粮集团与厚朴基金组建的新公司(中粮集团持股70%),以每股17.6港元的价格,投资61亿港元收购蒙牛20%的股权,中粮集团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随后,2014年2月,达能成为蒙牛第二大股东。至此,蒙牛乳业的三大股东分别为中粮集团、达能及Arla Foods(爱氏晨曦),它们拥有蒙牛16.3%、9.9%及5.3%的股份,三方已同意重组股权,其合计31.5%的股权将由合资公司中粮乳业投资持有,代表三方股东的共同利益。

  据悉,蒙牛被中粮收购后,牛根生于2011年6月宣布辞去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一职,并将自己持有蒙牛的所有股份全部捐出。此后,他甚少在公开场合提及蒙牛。

  有分析认为,此次邀请牛根生重返董事会,是为了“充分整合各方的力量,确保蒙牛制定出更好的发展战略”,称其“非常了解蒙牛的发展,对行业也非常熟悉”。

  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牛根生的职位也可以看出他未来的角色主要是企业顾问。在新管理层上位后,主要协调新高层和基层管理干部之间的关系。“毕竟牛根生在蒙牛内部还是有一定威望的,老蒙牛人还是愿意听他的。他可以协调老蒙牛人和新蒙牛人之间的关系。”

  缩小业绩差距成关键

  9月19日早间,蒙牛乳业召开投资者电话会议,包括董事会主席马建平、新任总裁卢敏放等高管全部参与。

  马建平在该会议上说,卢敏放是中粮集团推荐的,并得到了其他股东达能和爱氏晨曦认可,蒙牛董事会选聘,他强调是市场化的决定。“他任职蒙牛总裁,与蒙牛签订协定,和达能无任何聘用关系,对董事会负责,代表全体股东利益。蒙牛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我们有过讨论,提出了未来发展的重点,新总裁调整不会影响既定战略规划。”

  据悉,孙伊萍在空降蒙牛乳业之前,长期负责可口可乐业务,以及地产业务,所积累经验多为品牌食品营销、粮油食品加工及地产的管理经验。

  而接任者卢敏放则是国际乳业巨头达能的老将,公开资料显示,卢敏放服务达能和多美滋超过10年,曾担任达能早期生命营养品公司大中华区主席职务。在任职期间帮助达能集团在中国的婴幼儿营养品业务取得了成功。

  因此,这次卢敏放的上位也被看做是达能系的入主。事实上,达能和蒙牛的密切关系由来已久。2014年,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中国酸奶市场,7月,双方低温业务正式合并报表。当年10月,达能成为雅士利第二大股东,而此次合作更是突破了资本层面,达能将向雅士利董事会推荐高级管理人员,而卢敏放也正是由达能推荐担任雅士利总裁。

  虽然,对于孙伊萍的辞职,蒙牛官方的说法是:其因个人职业发展需要向公司董事会辞任,董事会接受了她的辞呈。但据了解,蒙牛高管聘任任期一般3年为一个周期,孙伊萍此次任期按理应到2018年4月份,如今辞职显然并非因任职到期。

  在蒙牛宣布换帅的中秋之夜,本报记者就曾做过跟进报道,蒙牛突然换帅和其这几年的业绩发展不无关系。据蒙牛8月24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收入272.57亿元,同比增长6.6%;净利润则下滑19.5%为10.77亿元。尽管依然稳居中国乳业的第二把交椅,但却成为了中国四大乳业巨头中唯一业绩下滑且下滑幅度接近两成的企业,达到32.11亿元。而伊利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却是大涨20.63%。

  在孙伊萍接管蒙牛之前,蒙牛与伊利的业绩相差无几。以2011年为例,蒙牛营业收入为373.88亿元,伊利为374.5亿元;净利润蒙牛为15.89亿元,伊利为18.0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彼时蒙牛还未收购雅士利、现代牧业、多美滋中国,而现在已将这3家企业揽入怀中的蒙牛业绩反而与伊利拉开了距离。

  对此,新上任的卢敏放在发言中也指出,蒙牛和主要竞争对手的差距在拉大,寻找和竞争对手差距的原因将会是他在接下来战略中突出的重点。接下来蒙牛的目标是产品创新、提升运营效率、持续改进渠道模式、提升盈利能力。“蒙牛有很清晰的战略重点,即常温奶、低温奶和奶粉业务。我对蒙牛和我的团队很有信心。”

  在谈及未来规划时,马建平表示,今后董事会希望蒙牛管理层围绕充分优化产业布局、调整奶源结构、解决历史问题,严把质量关,产品上下游形成合力,销售形成合力以及处理好政府和相关企业合作关系、与经销商的关系,获得政府部门政策支持等层面展开。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中国当前急切需要一个孙冶方

今日中国急切呼唤孙冶方式的理论开拓者,甚至需要比他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孙冶方终其一生,想仿效《资本论》,编写一部《社会主义经济论》。在中国当代经济理论史上,他是一座丰碑,同时是一个比顾准更大的悲剧。

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哲学问题

土地、税收、人工成本啥啥都在涨,而这些涨幅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块“蜜糖”。到底是谁导演了房价的暴涨?答案或许谁都清楚,但却没有一个公开的口径。而如果你要问我,我只能回答高房价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万科股价暴涨中有何危机

在全球股市百年沉浮的历史当中,一个并购异常活跃,尤其是大蓝筹爆发股权狙击战的时期,往往预示着一两年后一场大股灾或是经济危机的来临。

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空间有限

整体房价进一步快速攀升的动力明显不足,当然热点城市房价下跌的空间也相对有限。现在房价正处于不上不下的僵持阶段,地价也快速达到了相对高位,且地价泡沫程度远比房价要高。地价不率先进行调整,整体市场压力还会继续放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