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1日03:11 每日经济新闻

  港股还值不值得投资?出现了什么问题?未来出路在哪里?新浪港股发起“港股还有没有吸引力”大讨论,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欢迎关注港股、关注资本市场的人士,一起为港股建言献策,共谋港股市场的明天。来稿请至hkstock_biz@sina.cn

  ◎每经记者 袁东

  上周五,深交所一连发布了多份关于深港通细则的相关文件,每经投资宝(微信号:mjtzb2)记者注意到,市场上关于深港通概念的炒作也在继续,昨日(8月31日)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港股的额度达45.3亿港元,创下6月27日以来两个多月新高。

  与此同时,8月恒生国企指数(HSCEI)表现优异,不仅在月中创下年内新高,且以6.51%的月涨幅领涨全球。同期,恒指4.96%和沪指3.56%的月涨幅均相形失色。

  8月港股通净买入227亿港元

  8月31日一开盘,南下资金就踊跃流向港股市场,中午收盘时港股通使用额度就达到18亿元人民币。进入下午交易时段,内资扫货力度加大,直到收盘时才有所放缓。当日,南下资金净买入港股45.3亿港元,创下6月27日以来两个多月新高。而从整个8月观察,南下资金在港股市场上净买入额为227.34亿港元。

  分析人士认为,8月16日,李克强总理宣布,国务院已批准《深港通实施方案》,这一消息的公布对港股市场产生了利好效应。光大证券发布研报称,深港通不设总额度限制、沪港通取消总额度限制表明监管层对港股通的监管思路和态度已经发生了十分重大的转变,监管层有信心允许更大规模资金流入港股市场,对港股发展和内地资金加强对港股市场的投资力度表明了清晰的支持态度。

  金融股受重点“关照”

  回顾最近数月港股行情,恒生指数在“五穷六绝七翻身”的“号召”下成功在7月收复上半年失地,创下年内新高。当时,恒生国企指数表现并不抢眼。

  不过,“风水轮流转”,进入8月后,在深港通靴子落地背景下,恒生国企指数大涨6.51%,此涨幅高于全球其他主要股票市场指数,并创下年内新高。恒生国企指数追踪的是以H股形式在港股市场上市的内地企业表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8月,南下资金通过港股通买入最多的个股就是建设银行H股(00939,HK),净买入金额达到97.1亿港元,建行H股8月累计上涨11.54%;净买入第二、第三名的分别是工商银行H股(01398,HK)和汇丰控股(00005,HK),两只个股8月分别累计上涨12.3%和15.52%。

  8月31日,在南下资金大举扫货港股时,金融股特别是H股的金融股再次受到青睐。其中,被净买入最多的是汇丰控股,净买入额达10.55亿港元。工行H股、建行H股、中国平安H股(02318,HK)、中国银行H股(03988,HK)和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分别被净买入6.17亿港元、5.89亿港元、5.58亿港元、3.87亿港元和2.5亿港元。

责任编辑:1800139007 SF182

相关阅读

必须改变美元主导的货币体系

美元发行与流通的不对称性、无序的浮动汇率制、全球资本流动加剧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也是全球金融治理的核心和难点。G20有必要建立对美国等国家货币政策的有效制约机制。

中国人疯狂移民美国惊呆老外

官方数据显示,2014年发放的EB-5签证中,大约85%申请者为中国人。目前由于排队时间太长,即便立刻申请,也需要等3年以上才能拿到临时绿卡,而拿到永久绿卡和返还金额的时间则有可能拖长至十年。

为什么全球央行的工具都不灵了

对于市场化要素本来就有明显缺失的中国而言,其央行效仿西方那一套的货币工具干预招数,自然会频频失效。央行的干预,只是针对调整市场的货币多少,对于实体经济结构严重畸形中国而言,货币供应的多少无关痛痒。

重视楼市政策的叠加效应

不能对可能要出台的政策过度掉以轻心,政策是有叠加效应的,一旦超过一定“临界点”,随着购买力透支、需求透支,最后几个月的成交量也将回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