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9日05:24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中国太保昨日晚间发布的半年报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太保实现营业收入1447.06亿元,同比增长7.6%。

  上半年保险业受投资收益下降及准备金折现率变动的影响,净利润普遍出现大幅下滑,中国太保也未例外,上半年净利61.42亿元,同比下降45.6%。

  保险业务价值提升

  业内人士介绍,对于一般金融机构而言,净利润是经营效果的最终指标,但是对保险公司而言,保险业务价值才是反映经营成果最重要的指标。

  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保险业务价值取得稳步提升。寿险保费及新业务价值均实现快速增长,保费收入达822.34亿元,同比增长31.6%;新业务价值112.64亿元,同比增长55.9%。上半年,太保寿险营销员月均人力达到58.2万人,同比提升40.2%,每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7403元,同比增长24.9%。在总人力增长的同时,营销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健康人力和绩优人力大幅增长,首次突破20万人 和10万人。

  上半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99.4%,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综合赔付率为61.2%,同比下降3.7个百分点。

  尽管已经实现了承保盈利,但中国太保董事长高国富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产险综合成本率的持续优化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坚持和努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聚焦车险核心渠道发展,提升优质客户服务能力;优化非车险传统业务定价能力,加快农险等新兴业务发展,努力扭转非车险持续亏损局面。”

  第三方资管快速增长

  上半年,中国太保的资产管理业务进一步深化资产负债管理,第三方业务实现较快增长。

  数据显示,中国太保投资资产实现净投资收益207.45亿元,同比增长5.2%,年化净投资收益率达4.6%,同比小幅下降0.3个百分点。

  太保资产和长江养老合计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模达2646.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3%;管理费收入达到3.6亿元,同比增长30%。

  高国富介绍,2016年上半年,围绕着保险主业布局,太保持续推进各业务版块之间的协同,进一步实现融合发展。其中,太保安联健康险聚焦中高端目标客户的健康保障与健康管理,加快产品创新,进一步深化与产、寿险公司的渠道合作和共享协同机制,实现业务快速发展;长江养老充分依托集团客户资源,联合寿险公司成立29家“太平洋-长江养老业务合作中心”,加快职业年金和税优健康险业务发展;安信农险持续推进与太保产险的协同发展,在农险全国布局、共保机制、数据灾备、新技术应用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

责任编辑:宋真真 SF020

相关阅读

G20峰会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看点?

峰会将重申避免竞争性贬值。峰会将支持扩大SDR的使用范围,这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峰会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是一个新亮点。峰会将承诺促进结构性改革,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峰会将讨论全球经济面临的新的不确定性。

大数据是未来互联网金融的核心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这两个技术,在未来会使数字货币在金融市场当中的使用权重大大增强。同时可以彻底改造人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大数据意义上,未来的金融机构的核心能力不是存量的改造,而完全是增量的变化。

负利率可能无法达到使用初衷

从各国应用负利率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反而,出现了有悖于负利率实施初衷的五大矛盾,值得保持警惕。

一线城市楼市投资价值已经不大

如果剔除学区等非经济因素,一线城市房地产的投资价值并不大,其关键原因在于一线城市价格过高,透支了住房价格的未来上涨空间。从长期投资价值来说,大多数一线城市住房的租售比都在1/1000以上,住房通过出租获取的年化投资收益率仅为1%左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