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8日16:30 新华网

新浪基金曝光台:信披滞后虚假宣传,业绩长期低于同类产品,买基金被坑怎么办?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新华社上海8月8日专电 题:前瞻式监管防控风险 上海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双降

  新华社记者姜微、姚玉洁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地区不良贷款率连续8个月下降,至6月底降至0.79%,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1.81%的不良率水平。自2016年年初以来,上海不良贷款余额减少了36亿元人民币。

  有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上海地区的关注类贷款(有变为不良贷款风险的一类贷款)余额902亿元,较年初减少13.2亿元,关注贷款率1.6%,较年初下降0.14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减少9.6亿元、8.2亿元。

  上海银监局局长廖岷说:“除去上海自身经济转型等经济环境,前瞻式监管是上海银行业防控风险、实现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早在2011年,先期预警指标显示,上海钢材贸易行业存在严重的重复质押、负债过度情况。上海银监局发现,大量钢贸商将存放在仓库里的同一批钢材重复抵押给多家贷款机构;贸易商之间互相担保以增加借款;通过“一女多嫁”甚至伪造虚假仓单,钢贸商套取银行贷款用于投资房地产或其他投机领域,而银行为追求业绩,审贷也出现尽职调查不足。

  在风险暴露前,上海银监局就针对钢贸信贷风险向银行发出预警,并打击了相关违规操作。此后,上海银行业对钢贸商的贷款从2200亿元降至214亿元,其中1500亿元为贷款回收或重组,五年之中,变为不良贷款的仅486亿元。这一监管思路也帮助商业银行在后来的“铜贸热”中避开了陷阱。

  同时,上海银行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主动跟随产业升级转型,对新经济支持力度加大,金融与实体经济初步呈现良性的“转型正循环”。截至6月末,上海“四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

  “打通金融梗阻、解决融资难融资贵,不仅是救企业,也是救银行。”民生银行上海分行行长胡庆华说,2015年以来,民生银行上海分行小微客户数和贷款余额持续增长,服务实体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依托上海自贸区,上海银监局监管创新互动机制,允许银行在与监管层充分沟通后,试验性地引入创新型产品。迄今为止,监管机构已通过这一平台放行了20个创新试点项目,批准融资授信378亿元,占跨境授信的32%,一批具备代表性的跨境投融资业务创新成果,如跨境并购贷款、内保外债、国际组织贷款、跨境同业投资、大宗商品交易特别结算业务等得以完成。

责任编辑:杜琰 SF007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是不是垄断关键要看法律规定

只要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不准进入,一家公司不管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最终总会有新的进入者。如,阿里在做电商,但不仅阿里一家,京东也在做,其他的一些专业类电商网站如一号店也在发展。

股指期货松绑或将利好股市

至于对于股指期货松绑的必要性,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防范,市场投资者结构改善都有重要作用,对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也有着不可缺失作用,所以下一步对股指期货的松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中国想发展企业家就不能总套利

过去30多年中国的企业家主要是靠套利来赚钱,中国的经济也是靠企业家的套利发展的。人类从古到今都有这个精神的。所以中国下一步的关键是企业家能不能从套利行为转向真正的创新。

把去库存希望放农民身上不现实

房地产商其实都急于将房地产降价卖出,如果现在中央政府允许降价,那么降价就有可能实现。把希望过多的寄托到进城的农民身上是不现实的,老百姓没有那么强的购买力购买多余的住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