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6日03:38 中国经营报

新浪基金曝光台:基金经理暗中提成,稳健产品最后爆仓,买基金被坑怎么办?请点击【我要投诉】,新浪帮你曝光他们!

  不良率持续攀升 商业银行争夺房贷“缓冲”

  杨井鑫

  在“去库存”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刺激下,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随之迎来了一波爆炸式的增长。

  然而,市场交易的火爆同时刺激了房价,如今市场频频传言银行将收紧贷款调楼市。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南京、深圳、济南等地的贷款政策波动仅是区域性的正常现象。全国大部分城市按揭住房贷款仍呈宽松态势,购房优惠政策也暂无调整。

  同时,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在不良贷款持续上升的情况下,按揭贷款业务仍是“香饽饽”。相比利润较高的开发贷,银行贷款落脚点还是以风险控制为主。

  争夺“香饽饽”

  “在北京购首套房的利率能做到基准利率的8.3折,这是底价了。”一家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国家政策鼓励购置住房,银行方面的额度和审批都很正常,并不存在贷款收紧的趋势。

  该人士向记者透露,由于今年上半年住房交易量的猛增,也带动了银行房贷业务。一线大城市的房价更坚挺,可能优惠上折扣多一些,而银行投放资金的量也相应大一点。二三线城市则视当地的房价和市场行情决定,分行层面判定是否存在价格虚高风险,并拟出贷款政策,但是首套房总体上利率都在基准利率之下。

  “国家政策上是支持‘去库存’的,控制房价不会通过收紧贷款的方式来实现。”上述国有大行人士称,改善性住房关系到百姓民生,也许时下房价可能涨得虚高了,但是这是与供需相关,并非仅仅由银行房贷所决定。所以,通过控制银行贷款抑房价只是一种担忧,政策层面现在没有变化。

  7月21日,央行发布了《2016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报告称,2016年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01.49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值得一提的是房地产贷款增长加快,其中个人购房贷款增长尤为突出。

  该报告显示,2016年6月末,房产开发贷款余额5.41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季末低2.1个百分点。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6.55万亿元,同比增长30.9%,增速比上季末高5.4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6.6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36万亿元,同比多增1.25万亿元。

  上述国有大行人士预测,从今年上半年交易来看,购房贷款增长是新政策刺激了一部分需求,可能下半年银行贷款的增速会平缓一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北京、上海和广州,国有大行的首套房贷款利率多在8~8.5折,与股份制银行相比差距微乎其微。

  “招行、民生等股份制银行也在加强房贷业务,基本上8.5折没问题。”一家股份行信贷部人士向记者透露。

  该股份行信贷部人士认为,在资金紧张的时候,股份行对于房贷业务是“不屑”的,因为利润很低,资金能够投向利润更高的业务中。

  “这笔账很好算。”该股份行信贷部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央行的基准利率是年化4.9%,8.5折贷款优惠利率为4.165%。银行给规模性企业贷款的利率几乎都高于基准利率,而股票配资和股票质押项目之前能够做到年化6%~7.5%。要是限制行行业贷款,贷款的利率能够上浮到更高。

  “商业银行眼下最大的困境是资产荒,银行流动性是充裕的,但是项目偏少。”上述股份行信贷部人士坦言,由于经济形势不佳,银行信贷风险也在增加,很多高风险项目和过剩行业的项目是不敢涉及的。按照银行的资金成本计算,房贷业务的毛利率空间不到2%,在所有信贷项目中属于一个很低的水平。

  实际上,8月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一文中也喊话“去库存”和“抑房价”。在调控的方式上,发改委给出了五点建议包括发放购房补贴、品牌企业项目收购、完善配套设施增强吸引力、扩大新增供地和盘活存量土地、调整住房和商业营业用房土地供应比例,但是并未涉及银行贷款政策。

  不良“缓冲”?

  面对市场高风险和高收益的贷款项目,商业银行眼下做房贷的背后也有一丝无奈。由于银行资产质量的恶化,不良率的提升,银行将房贷业务作为一个缓冲剂,不仅有助于规模的做大,资产质量也会相对稳定。

  根据银监会刚刚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1%,相较于一季度末1.75%增加0.06个百分点。从2015年年初至今,银行业不良率从1.39%上升到了1.81%,涨幅较明显。

  8月2日,作为首家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招商银行的不良贷款增长也印证了行业资产质量恶化趋势。数据显示,招商银行上半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6.84%,达到352.31亿元。不良贷款率1.83%,较2015年年末再次增长0.15个百分点。

  “按照监管披露的银行不良数据,行业1.81%的不良率尚在可控范围内。但是,逾期贷款的暴增,下半年经济可能的下行都会给银行带来压力,所以市场担心的是未来银行不良率进一步的上升。”北京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该分析师认为,“去库存”和“去产能”就意味着有企业退出和倒闭,也就是说一定会牵涉到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从业务上讲,银行要降低这种可能,就要收缩过剩产能领域的贷款。相比之下,房贷具有很强的安全性,这也是银行无惧房贷规模的原因。

  “即使房地产开发贷的利率高,总行也不愿意做,因为相应的不良也会高。此外,银行更担忧的是给其他机构接盘,这种损失更是承担不起。”青岛一家股份行分行总经理表示。

  他认为,从银行的房地产贷款思路来看,更希望看到房地产商通过销售回款来实现融资,而不是做开发贷。“地产商与银行合作之后,通过将住房出售在银行做购房贷款,这相比直接开发贷安全性要高得多。”

  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期一家股份行在下发的2016年房地产行业授信政策中明确,对于2015年三季度以后拿地且土地成本过高的项目,原则上不介入。同时,该行要求对加强前端融资管理,对全国前20名的房企,融资比例不超过土地成本的60%,其他房企则不超过50%。

  “白名单制度依然执行得很严格,银行在开发贷业务上的口径还是‘不增’。”上述青岛某股份行分行总经理认为,这与整个市场的环境是相关的,银行也在控制资金直接进房市炒楼。

  “此外上半年银行房贷业务增长过猛,不排除部分银行因为额度会控制贷款节奏,体现在审批速度等等方面。”上述青岛某股份行分行总经理表示,这是一家银行信贷结构调整需要,并不是政策导向。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是不是垄断关键要看法律规定

只要法律上没有硬性规定不准进入,一家公司不管占有多大的市场份额,最终总会有新的进入者。如,阿里在做电商,但不仅阿里一家,京东也在做,其他的一些专业类电商网站如一号店也在发展。

股指期货松绑或将利好股市

至于对于股指期货松绑的必要性,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防范,市场投资者结构改善都有重要作用,对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也有着不可缺失作用,所以下一步对股指期货的松绑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中国想发展企业家就不能总套利

过去30多年中国的企业家主要是靠套利来赚钱,中国的经济也是靠企业家的套利发展的。人类从古到今都有这个精神的。所以中国下一步的关键是企业家能不能从套利行为转向真正的创新。

把去库存希望放农民身上不现实

房地产商其实都急于将房地产降价卖出,如果现在中央政府允许降价,那么降价就有可能实现。把希望过多的寄托到进城的农民身上是不现实的,老百姓没有那么强的购买力购买多余的住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