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3日03:10 证券日报

  网贷行业转型与退出 良性趋势缘何形成?

  ■一 帆

  除了跑路,网贷平台还可以转型,选择二次创业。

  据互联网金融研究机构网贷之家统计,今年4月份至今,转型的P2P平台至少有18家,其中有数家P2P平台甚至完全放弃了网贷业务。比如转向网贷市场更加细分的领域,专注于分期贷款、服务企业金融需求等,再比如彻底结束网贷业务,转行做众筹或电商。

  这背后的动因显然离不开行业监管的持续跟进:早在2015年7月份,央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 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监管思路的“基本法”落地。2015年12月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对P2P的监管措施更为具体。今年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强调“规范发展互联网金融”。今年以来,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均就网络支付、P2P、互联网 保险等领域发布了整治细则。2016年4月份,国务院组织14个部门召开电视会议,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年的有关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专项整治;2016年5月份,国务院下发《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将为期一年的专项整治划分为四个阶段,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各省级政府于2016年11月底前对辖区内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同时进行自查。8月1日起,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组织制定的《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标准——P2P网贷》和《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披露自律管理规范》开始向会员单位征求意见。

  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整个行业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份至6月份新成立P2P平台共238家,环比2015年同期下降80.4%。2016年上半年,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达到515家,其中良性退出(停业、转型)的共有247家,恶性退出(跑路、提现困难、经侦介入)的共有268家,良性退出已渐成平台关门的主流趋势,截至2016年6月底全国正常运营平台数共3105家,正常运营的平台有增无减。

  另外,网贷平台成交额大幅上涨也表明这一行业正在走向有序和规范。截至2016年7月底,P2P网贷行业历史累计成交量为23904.79亿元。2016年前7个月累计成交量达到10252.58亿元,第一次自然年内累计成交量突破1万亿元,是去年同期累计成交量的2.68倍,去年同期的累计成交量为3831.28亿元。刚刚过去的7月份,P2P网贷行业单月成交量达到1829.73亿元,环比增加6.77%,离单月2000亿元大关一步之遥。

  虽然,“跑路”曾经一度占据网贷平台宿命的主流,但随着多方面监管的持续跟进,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通过优胜劣汰,平台良性退出的事件或会持续上演,行业走向将逐步清晰,其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也将逐步显现和放大,而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相关阅读

高股息策略是暂时的苟且吗?

综合中国本地及全球市场当前的特征,我们判断,低利率、弱需求的环境可能有一定的持续性,投资者需要做好相对较长时间内坚持高股息和稳守大消费策略的思想准备,特别是在A股的相对收益投资者。

美国债务水平上升会带来什么

外国投资者可能担心过高的债务水平可能会导致通胀性货币政策,这将导致美元贬值并降低债券的实际价值。

如何给滴滴优步这样的企业估值?

对于增长型的互联网企业,目前使用P/GMV模型为其估值。分子是每股价格或者公司总估值,关键看分母GMV,即平台交易总量(gross merchandise volume)。用这个模型来看,Uber目前的估值远比滴滴打车高。原因之一是因为Uber有自己的车队和定价体系。

去产能需解好两个不等式

关键是要厘清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管好政府该管的”,实现直接强制型调控向间接诱导型调控转变。无论是产能压减对象、数量的确定,还是压减方式的选择,都应尽量去行政化,核心是要尊重和保护被压减对象的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