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2日05: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植 实习记者 何晶晶 上海报道

  导读

  应该说,中国央行几乎已经赢得了人民币汇率6.7关口保卫战。”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直言。在他看来,近期美国疲软的经济数据与日本远逊市场预期的货币宽松措施,无形间助推了人民币汇率这波强势反弹。

  近期人民币汇率似乎一扫此前跌跌不休的阴霾。

  截至8月1日17时,在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徘徊在6.6397,盘中达到过去五周以来的最高值6.6268,当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在6.6277,较上个交易日上涨约230个基点,同样创下过去5周以来的最高值。

  “应该说,中国央行几乎已经赢得了人民币汇率6.7关口保卫战。”一家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直言。在他看来,近期美国疲软的经济数据与日本远逊市场预期的货币宽松措施,无形间助推了人民币汇率这波强势反弹。

  在他看来,目前金融市场已经达成某种共识,即在9月杭州G20峰会,以及10月人民币正式入篮SDR前,中国相关部门很可能将人民币汇率6.7视为一个“底部”,以缓解国际市场对此前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的忧虑。

  在多位外汇交易员看来,除了美国经济数据惨淡与日本宽松货币政策乏力等外部因素,人民币近日之所以出现强势反弹还有一个内在因素,就是中国央行很可能调整了人民币所挂钩一篮子货币的占比。在他们看来,央行很可能增加了日元与韩元的货币权重占比,由此提振人民币汇率企稳反弹。

  “这也能解释6月初美元指数位于95.6附近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度跌入6.67,如今美元指数重新回到这个区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却跳涨至6.64附近。”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外汇交易员指出。

  在他看来,人民币此时企稳反弹或许还有另一次层深意,就是给下半年央行降准刺激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环境。

  市场普遍认为,中国7月官方制造业指数意外降至50下方,可能导致中国央行最快在8月份启动降准措施,以配合新的财政刺激措施推动经济增长。

  “鉴于此前央行降准降息引发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投机沽空潮涌,此次央行提前先采取措施令人民币强势守住6.7整数关口,无形间给市场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即便中国央行采取新的货币宽松措施,也不会容忍人民币汇率持续无序贬值,央行更愿看到的是人民币在合理区间内双向波动。”上述国有大行外汇交易员分析说。

  强势反弹的幕后推手

  美国商务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二季度GDP年化环比初值增速1.2%,远不及预期的2.5%,与此同时,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速也从此前的1.1%下调至0.8%。

  在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看来,这也给人民币近期强势反弹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美国惨淡的GDP数据意味着今年美联储很难加息,令原先对美元加息还抱有憧憬的不少国际资产管理机构纷纷削减美元头寸。”他分析说。

  记者从多位对冲基金经理了解到,当前抛售美元最凶猛的,主要是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与事件驱动型对冲基金,因为他们对利率波动最为敏感。

  长期以来,这些对冲基金通过杠杆融资筹集数千亿美元,参与各种利差交易,具体而言,他们会根据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与利率波动趋势,低息借入存在降息预期的货币(比如欧元、日元、英镑)放大资金杠杆,转而买入存在加息预期的货币(比如美元),赚取不同货币之间的利差收益。如今,随着美元加息概率骤降,加之日元央行远逊市场预期的货币宽松政策导致日元汇率走强,他们不得不大幅削减美元日元之间的利差交易(主要是拆入日元兑换成美元),令美元指数持续滑落,无形间推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强。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宏观经济型对冲基金在抛售美元头寸同时,还适时增持了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究其原因,随着美元日元国债收益率跌入负值,人民币国债相对较高的正收益率正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一家对冲基金经理表示,在扣除交易费用后,对冲基金通过抵押美元国债筹集杠杆资金买入中国同期国债,所获得的年化利差收益在1.8%-2.3%,这份无风险套利收益在当前负利率的环境下,对多数全球资产管理机构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他直言,对冲基金转变投资策略的更深层原因,是他们正对美国经济增长前景“用脚投票”。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兼执行董事吴向红指出,他们美国团队曾做过一个投资模型分析,将几个主要的经济数据放入模型里,最终发现未来一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几率在30%,但未来2-3年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几率可能达到60%-70%。毕竟,美国企业利率下滑,劳动力市场紧张等因素,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出现意外的衰退。

  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货币策略师Hans Redeker同样表示,他们内部指标也显示美国强劲的经济需求正在消退,随着经济数据持续疲软,近期美联储不可能加息,美元指数可能受此拖累下跌约5%。

  “这导致此前押注人民币汇率跌破6.7的投机资本纷纷止损出局。”上述香港银行外汇交易员直言,此前这些投机资本之所以押注人民币汇率下跌,一个重要原因是下半年美联储可能加息助推美元走强,令人民币自然承受更大的贬值压力。如今,投机资本沽空人民币的最大支撑点已经不复存在,而他们的止损盘又进一步扩大了人民币近期涨势。

  韩元纳入货币篮子意外提振汇率表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人民币近期企稳走强的另一个幕后推手,是中国央行近期可能调整了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的权重占比,以提振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认为,鉴于6月27日人民币与韩元被允许直接交易,不排除中国央行适时将韩元纳入一篮子货币里。

  “韩国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如果将韩元纳入人民币篮子,其权重可能在10%左右。”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前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美元、日元、欧元在人民币所挂钩一篮子货币的权重分别为26.4%,14.6%与21.3%,韩元作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其占比应略高于第五大贸易伙伴香港地区(港元占比6.5%),照此测算,韩元在人民币所挂钩一篮子货币的占比约为10%,是相对合理的。

  在他看来,从6月27日起,韩元汇率持续上涨,兑美元、欧元和港币升值大约4%,假设韩元占一篮子货币的权重约为10%,其过去一个月理应将人民币汇率指数推高约0.4%,这也能解释当前美元指数回到6月初的价位,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却相比6月初略涨了0.3%左右。

  记者为此向一位央行人士求证,对方表示目前相关部门会确保人民币汇率兑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至于人民币所挂钩一揽子货币的具体构成,他并未作出回应。

  “有一点可以肯定,近年中国央行稳步推动人民币汇改同时,正在塑造人民币避险货币的形象。”一家欧洲对冲基金经理表示。有投资机构统计发现,2011年以来,当恐慌指数VIX(芝加哥交易所波动性指数)数值高于20时,相比英镑、美元、欧元、瑞士法郎等其他国际性货币,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最低。具体而言,人民币汇率的日内波动标准差约为0.13%,英镑、欧元与瑞士法郎分别达到0.55%、0.6%、0.84%。

  他强调,考虑到近期欧洲银行业存在坏账危机、英国及欧元区可能降息、美联储加息不确定性也在上升,越来越多国际资本会将人民币纳入避险投资范畴。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央行采取强势措施力保人民币汇率守住6.7重要关口后,不少欧洲长线投资机构纷纷买入人民币,作为新的避险投资工具。

  (编辑:重石)

责任编辑:支全明 SF099

相关阅读

中国中产阶级的虚幻和焦虑

由于贫富差距过大,没有一种抢的心态,在社会竞争中,人和人的差距就会相当之大。这种普遍性的势能形成了一种社会压迫,并造成了一种全社会的焦虑,让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幻化成一个泡影。

互金发展需控制好试错成本

金融的进步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试错的过程,但由于金融业具有巨大的风险外溢效应,其试错成本更要严格把控。从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从大数据到区块链,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创新会日益加快,金融产品也会日趋复杂。

中产收入陷阱才是梗应该关注的

中产收入陷阱最令人担心的后果是,尽管国家整体经济在不断走高,但是却更多反映为高收入阶层的财富以及政府税费的增长。这其中的机理在于,高收入阶层不仅坐拥众多资源和收入渠道,更可以通过无税的资本利得,实现收入的不断增长。

隐藏在银联巨额罚单背后的真相

违规行为何如此猖獗?刷卡手续费低,收单企业正常经营很难盈利是根本原因。银联总裁时文朝曾指出,中国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定价机制上,衍生出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扭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