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2日01:57 证券日报

  经济反弹动力不足 7月份制造业PMI重回枯荣线以下

  专家认为,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本报记者 左永刚

  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市场需求增速放缓、传统行业继续化解产能等因素影响,7月份制造业PMI微幅回落,重回枯荣线以下。8月1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微低于临界点。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7月份,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升,为今年以来的高点,表明我国非制造业稳中向好,增速继续加快。

  “PMI的结构性特征反映了经济在触底之后,缺乏反弹的动力,而悲观预期加大了经济增速的下行压力。”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货币政策方面,降息降准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更为直接,财政政策方面减税降费的效果更为明显。

  针对制造业PMI微幅回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强降雨席卷我国大部分省市,特别是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对相关地区的生产、运输等造成较大影响。数据显示,7月份生产指数为52.1%,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二是市场需求增速放缓,扩张动力仍显不足。7月份新订单指数为50.4%,低于上月0.1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回落;三是一些传统行业继续化解产能,压缩生产。高耗能行业PMI为47.7%,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下行。

  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持续高于临界点;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9%和46.9%,比上月下降0.2个和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这也是本月PMI回落的主要因素。

  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服务业发展持续向好。在金融业和旅游消费等行业的带动下,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达到52.6%,为第二季度以来的高点,表明服务业业务总量增速继续加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

  刘哲表示,7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继续回升,反映了新经济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显现,但服务业、信息业、知识行业等新兴行业,从体量上和传统制造业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新动力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新旧动能转换可能还要经历一个过程。

  “这期间,如何放松行政管制和行政垄断、恢复民间投资的信心、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发掘劳动、土地、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潜力,是重启中国经济增长新周期的关键。”刘哲强调。

责任编辑:陈永乐

相关阅读

中国中产阶级的虚幻和焦虑

由于贫富差距过大,没有一种抢的心态,在社会竞争中,人和人的差距就会相当之大。这种普遍性的势能形成了一种社会压迫,并造成了一种全社会的焦虑,让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幻化成一个泡影。

互金发展需控制好试错成本

金融的进步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试错的过程,但由于金融业具有巨大的风险外溢效应,其试错成本更要严格把控。从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从大数据到区块链,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创新会日益加快,金融产品也会日趋复杂。

中产收入陷阱才是梗应该关注的

中产收入陷阱最令人担心的后果是,尽管国家整体经济在不断走高,但是却更多反映为高收入阶层的财富以及政府税费的增长。这其中的机理在于,高收入阶层不仅坐拥众多资源和收入渠道,更可以通过无税的资本利得,实现收入的不断增长。

隐藏在银联巨额罚单背后的真相

违规行为何如此猖獗?刷卡手续费低,收单企业正常经营很难盈利是根本原因。银联总裁时文朝曾指出,中国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定价机制上,衍生出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扭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