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01日21:57 中国产经新闻报

  房地产提振论“廉颇老矣”?

  热点城市房产政策或收紧

  本报记者 杨泥娃报道

  刚刚迈入八月,七月份的PMI数据就如约而至,这次房地产没能力挽狂澜。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制造业PMI为49.9%,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略微低于临界点。非制造业数据则表现良好,商务活动指数为53.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而这也是非制造业数据连续两个月实现回升。

  其中,建筑业则表现强劲。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指出:“受不利天气影响,建筑业企业生产活动有所放缓,商务活动指数为61.1%,比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景气区间。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56.5%,虽比上月有所回落,但仍为今年第二高点,表明建筑业市场需求仍保持较强的扩张态势。”

  而从近几个月一直处于较高数值的建筑业发展来看,也表明了市场对于房地产业发展的期待。

  不过,易居研究院智库研究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近期各类地产和钢贸等企业也在陆续进行调研,对于房地产投资、新开工以及销售等行情都较看好,所以可以看出当前各方对于房地产市场还是有所期待的。

  与此同时,严跃进说:“结合近期的PMI数据来看,也意味着建筑商等开始趋于活跃,这也反映出供给侧改革的思路实际上在积极落实。”

  然而,房地产业的走高也更为凸显制造业的“疲软”,更重要的是,一旦房地产市场在经济中占比过大,也不免引发对于宏观经济会有波动的担忧。

  在严跃进看来,会造成资产不断流入房地产市场,这与制造业自身的“滞后”有着很大关系。

  严跃进表示:“制造业的放缓实际上表现在两个重要方面:一是制造业盈利模式若不改变,传统制造业的增速和经营速度则会放缓,而这部分资金则很可能流入地产领域;二是制造业投资方面其实还有很多新机会,需要制造业不断积极谋求转型。”

  为了实现资金的有效配置,调整经济结构,严跃进认为,后续部分房地产产能应输出到城市更新和复新等过程中,更重要的是,继续让部分资金进入实体经济,而非盲目进入楼市。

  而国家在此时似乎也已开始了抑制资产“泡沫”的行动。

  澎湃新闻在近日的报道中指出,某股份制商业银行近期下发的2016年房地产行业授信政策中明确,对于2015年三季度以后拿地且土地成本过高的项目,原则上不介入。

  对此,严跃进表示,不对地王放贷可能是此前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所谓警惕资产泡沫风险下的新对策,这也说明商业银行目前对于此类地产业务会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新一轮投资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地王房企来说,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部分已出让的地王项目要警惕相应的投资风险,例如后续应该继续做好对开发贷的获取等。”严跃进说。

  在当前态势下,下半年会否迎来楼市的收紧?严跃进表示,下半年成交量总体会持平,上升的可能性不大,这取决于上半年的销售业绩已创历史新高。但价格方面不免会呈现继续上升的态势,所以收紧政策更多地是体现在对一些热点城市的价格管制层面。”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相关阅读

中国中产阶级的虚幻和焦虑

由于贫富差距过大,没有一种抢的心态,在社会竞争中,人和人的差距就会相当之大。这种普遍性的势能形成了一种社会压迫,并造成了一种全社会的焦虑,让所谓的中国中产阶级幻化成一个泡影。

互金发展需控制好试错成本

金融的进步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试错的过程,但由于金融业具有巨大的风险外溢效应,其试错成本更要严格把控。从互联网金融到Fintech,从大数据到区块链,伴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金融创新会日益加快,金融产品也会日趋复杂。

中产收入陷阱才是梗应该关注的

中产收入陷阱最令人担心的后果是,尽管国家整体经济在不断走高,但是却更多反映为高收入阶层的财富以及政府税费的增长。这其中的机理在于,高收入阶层不仅坐拥众多资源和收入渠道,更可以通过无税的资本利得,实现收入的不断增长。

隐藏在银联巨额罚单背后的真相

违规行为何如此猖獗?刷卡手续费低,收单企业正常经营很难盈利是根本原因。银联总裁时文朝曾指出,中国绝大多数问题都出在定价机制上,衍生出所有经济主体的行为扭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