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6日17:14 一财网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公布,国内逾20家大中型冶金矿山企业拟联合作为申请人,由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下称“矿山协会”)代表国内铁矿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并商请有关冶金矿山企业支持申请,共同请求对原产于澳大利亚、巴西的铁矿石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

  根据矿山协会发布的公告,作为国际主流矿山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大量、低价进口铁矿石已对国内铁矿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和影响。据其测算,2014年中国进口铁矿石量9.33亿吨,同比增加1.14亿吨,增幅14%;2015年进口9.53亿吨,同比增长2%,2016年1-5月份进口铁矿石4.12亿吨,比2015年同期增长9.15%。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在该协会发布的公告中大致罗列了国际主流矿山的两大“罪状”。

  第一,全球优质铁矿资源高度集中于国外矿业巨头。市场被严重垄断,价格暴涨暴跌,波动风险加大。过去十年,市场形势好时,矿业巨头大幅拉高矿价,国际矿价上涨6倍,巨额利润流向国外矿业巨头,国内钢企增加原料成本2~3万多亿元,导致全行业亏损,沦为国际矿业巨头的“苦工”,在战略上陷入被动,教训惨痛。

  第二,国际矿业巨头实施低价倾销策略。主导全球铁矿石贸易的三大巨头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仍在逆市扩产。淡水河谷计划到2018年将产量从3亿吨提高到4.5亿吨;力拓计划到2016年将产量从2.6亿吨提高到3.6亿吨;必和必拓计划到2017年将产量从2.2亿吨提高到2.9亿吨。三大巨头逆市扩产,虽然暂时看,其经济行为是反逻辑的;但从长远看,却有深谋远虑的战略意图。其策略是:在经济上行时,极力哄抬矿价,攫取高额利润;在经济下行时,实施“降价清场”,过度压低矿价,待国内矿山停产减能后,再伺机抬高价格牟利,这种“游戏”已重演两次。

  由于存在国际主流矿企低价销售、挤占市场的策略,以消化其持续增长的产能。中国铁矿石企业生存愈发艰难。铁矿规模萎缩加速,铁矿企业退出加剧,2014年末、2015年末、2016年5月末规模以上矿山企业数量分别是3447个、3128个、2335个,退出企业逐年增多,2015年一年退出329个,2016年5个月退出793个,铁矿行业生存艰难。随着行业不断萎缩,铁矿石产量持续下降。2014年、2015年、2016年1-5月我国铁矿石原矿产量14.96亿吨、13.81亿吨、4.71亿吨,产量同比增幅分别为3.9%、-7.7%、-2.7%。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副秘书长姜圣才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站在日益艰难铁矿石企业背后的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为了维护中国铁矿石冶炼企业的利益向商务部提出了反倾销调查申请。

  不过并非所有的冶金企业都有同样的观感,尤其是处于铁矿石行业下游的钢铁企业。有钢铁行业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表达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国外四大矿山生产成本比较低,即使铁矿石价格处于低位,这些矿企仍然能赚钱,并不存在恶意的低价竞争。

  记者就此申请向商务部世贸组织司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时,尚未得到回复。

相关阅读

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纵泡沫沸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房价高是因为大城市住宅土地少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年报探秘国企高杠杆之谜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之战中宝能系的神奇生钱术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