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6日04:22 时代周报

  两份清单开启上海金改样本

  时代周报特约记者 谢江珊 发自上海

  7月19日,上海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暨自贸试验区金融工作协调推进小组会议在市政府召开,上海副市长周波、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出席会议。这是上海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的第一次会议,标志着上海金融综合监管试点工作迎来了实质性启动。

  此前不久,上海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优势 开展综合监管试点 探索功能监管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明确将所有的金融服务业纳入监管,实现金融监管全面覆盖,搭建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机制。

  这被视为是对去年10月底出台的上海自贸区“金改40条”的补充说明,也是贯彻落实“金改40条”的具体细则。

  值得一提的是,该细则的推行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上海自贸区,而是整个上海市。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上海,迈出了率先探路金融综合监管的第一步。

  上海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文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指出,这是一件好事,但并非“整体的制度性变革”:“在现有的基础条件约束下,《实施细则》是上海对混业金融的尝试和探索,其实这个尝试和探索已经来得太晚了,而且目前还不能完全自主地解决问题,但做了总归比不做要好,有要比没有要好。”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副主任、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秘书长陈波则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说,上海在全国金融改革中的角色,既是探路者,又是先驱者,应重点在监管的执行效率和监管经验方面不断摸索,“如果能在未来一年里取得比较明显的成绩,将有利于推动全国在金融改革方面的进展。”

  “金改40条”的细化版

  7月19日召开的金融综合监管联席会议是《实施细则》的内容之一。

  《实施细则》规定,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上海市金融办,下设监测预警组和协调督办组,由相关行业监管或主管部门派员组成。会议的第一召集人和召集人分别由市政府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和副秘书长担任,会议建立例会制度,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内容是“围绕难点重点议题,明确工作职责,议定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另外明确说明,联席会议可“根据需要,可临时召开”。

  《实施细则》被外界视为是对“金改40条”的补充说明,也是贯彻落实“金改40条”的具体细则。

  去年10月底,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商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联合印发《进一步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开放创新试点 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

  这份号称上海自贸区新金改方案的文件,被官方称为“新阶段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回应了外界期待的多项热点政策,包括率先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境外投资,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

  在陈波看来,此次出台的《实施细则》意味着国家正在对上海的金融改革不断加码。“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最早起于2013年12月2日提出的‘金融30条’。从‘30条’到‘40条’再到《实施细则》,在中国的整个金融改革进程中,上海始终处在最前沿。”

  重点监管金融创新

  《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实现“金融监管全面覆盖”+“搭建监管信息共享机制”两大金改内容。

  金融监管全面覆盖包括三方面:全面覆盖经营机构、全面覆盖金融产品、全面理顺监管分工;搭建监管信息共享机制则提出了“一个平台、两份清单、三类数据库、四种信息源”为框架的信息共享机制。一个平台,是指建立上海金融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两份清单,是指梳理形成分业监管机构清单和重点监测金融行为清单;三类数据库,是指机构信息数据库、产品信息数据库和从业人员信息数据库;四种信息源,是指金融管理与市场运行信息、社会公共信用信息、行业协会自律信息、媒体舆情与投诉举报信息。

  陈波在解读时表示,实现金融监管的全面覆盖,将覆盖所有的跟金融或疑似跟金融相关的活动,“以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私募股权投资或私募证券投资等为代表的金融创新,此前并不在传统监管范围之内,但由于这些创新举措在金融行业的影响力日益加强,将受重点监管”。此外,分业监管机构清单和重点监测金融行为清单“明确了需要受监管的对象,明确了监管部门需担负的责任,十分重要”。

  陈波坦言,此前在自贸区推进金融监管的时候,金融部门甚至其他部门都会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也没有相关政策明确创新型业务具体归哪个部门管,而这次的《实施细则》对整个金融监管机构的相互配合、对每个金融监管机构相应的职责都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推动信息互联共享既是提高金融综合监管水平的重要基础,也是此次《实施细则》推进的难点所在。在杨建文看来,建立监管信息共享机制,“是补课而不是创新”,“原先早就该有的了”。

  “做”与“不做”的矛盾

  2015年2月,倪建达开启了自己的第二职业生涯,在上实城开工作了近20年后,转身加盟钜派投资集团董事长兼CEO。从房地产业到金融服务集团,被外界解读为地产人转型的经典案例之一。

  “金融行业发展迅速,但也比较混乱,不断有一些金融创新类的公司,在难以为继的时候出现跑路或者关门的现象。所以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特别需要进一步加大监管,以保护更多投资者的利益,同时也可以让守规则的公司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支持。”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倪建达有些感慨。

  倪建达表示,钜派投资将全力配合上海的金融综合监管探索:“中国的金融服务市场空间巨大,行业良莠不分,如果行业不规范,最终伤害的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在政府加强监管的同时,行业内领头的公司一定要予以配合。”

  在采访时,多位专家强调,上海此次金融改革模糊化了自贸区的概念,《实施细则》面向全市,意为国家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探路。

  “现在的上海金融改革,可以理解为自贸区改革,也可以理解为上海市作为全国金融中心的一种金融改革,这次的《实施细则》并没有着重强调只能在自贸区内实施,或者说只针对自贸区内的金融机构,在改革者的思路中,可能也不想把这两者明显地割裂开来。”陈波进一步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上海作为中国的金融中心,其金融体量、目前所涉及的金融运行和覆盖的范围,在全国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此外,国务院已经给予上海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即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这也意味着金融开放以及金融监管方面的改革,将顺理成章地在上海率先实施。”

  因为走得早走得快,上海金融市场暴露的问题也相应具有“教科书”意义。

  “不管是金融矛盾还是金融创新,都已经比较集中地反映在上海的金融市场上了,其中非常突出的就是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在杨建文看来,上海是率先在全国“试错”,“上海及上海自贸区要解决的这些问题,实际上也是中国整个金融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些先行问题,本身就有试验的、先行的含义。”

  作为探路者,上海金改面临诸多挑战。陈波表示,在《实施细则》具体的落地实施过程中,如何权衡“做”与“不做”是一大难点:需要明确哪些是应该做的,做了确实能够防范风险;也该明确哪些是不该做的,尤其要注意,“不要给金融市场造成太多的束缚,抑制其发展”。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纵泡沫沸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房价高是因为大城市住宅土地少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年报探秘国企高杠杆之谜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之战中宝能系的神奇生钱术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