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5日06:59 第一财经日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新经济

  唐杰

  [2015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为1.2万户,较2014年提高20%,远高于营改增前的每天6900户。2016年新设市场主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年经济工作的主线,也是“十三五”时期发展战略重点,其目的是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新经济运用新技术、提供新产品、需求空间大、环境污染小、就业机会好、经济效益佳,是有效供给的重要体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写入“加快发展新经济”,李克强总理多次谈及“新经济”,要求政策向新经济倾斜,希望中国经济借此走过转型阵痛期、实现提质增效与行稳致远。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企业以其庞大的规模、持续的创新走在世界前列,充分展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与潜力。可见,发展新经济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谐统一,前者强调结果与目标,后者强调手段与过程,实际是一体两面。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这五大任务都有利于发展新经济,但在影响路径、影响程度方面有所不同。

  一、五大任务催生新经济的不同路径

  (一)降成本、补短板:直接服务新经济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需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成本、财务成本、电力成本、物流成本,补齐软硬基础设施短板,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这些措施既有利于发展传统经济,也有利于发展新经济。会议还要求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培育发展新产业。这些措施更是为新经济量身打造。

  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是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重要举措,商事制度改革是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突出案例。过去两年多时间,我国不断降低工商登记难度,采取注册资本由实缴改为认缴、“多证合一”、取消经营范围限制等改革措施,探索实施各类经营许可证负面清单管理,结果是新登记企业数量屡创新高,为新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15年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比2014年提升20%,远高于改革之前的6900家。在此基础上,2016年1~4月新设市场主体同比增长13.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减税能够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盈利,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对于尚处成长阶段、未能达到规模效益的新经济尤其有利,是促进新经济发展的强力武器。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减税主张,不少人认为来自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供给学派,供给侧和供给学派在文字上的相似性加深了这种印象。

  实际上,中国古代思想家早就主张轻徭薄赋。两千多年前《管子·权修》就提出“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孟子·尽心》提出“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荀子·富国》提出“轻田野之税……如是则国富矣”;唐朝李翱《平赋书》提出“轻敛则人乐其生,人乐其生则居者不流而流者日来……地有余利,人日益富”,实际与供给学派的拉弗曲线之说并无二致。

  实践方面,中国历次盛世均与减税有关。汉朝“文景之治”时,将田租减半,降为三十税一,并将算赋由120钱减为40钱。唐朝“贞观之治”时,把租额由以前的每百亩3石减为2石,并对徭役征发非常节制。清朝“康乾盛世”时,多次普免全国一年钱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张减税,实际是中国古代智慧的再次运用与发扬光大。古代没有社保制度,自然没有社保缴费。如今有了社保制度,社保缴费成为广义税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包含公积金在内的社保缴费相当于工资的60%左右,在国际范围内属于最高水平,相当于北欧五国的3倍,G7国家的2.8倍,其他金砖国家的2倍,东亚邻国(包括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4.6倍,具有巨大的下降空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可谓切中肯綮。

  (二)去产能、去杠杆:释放资源发展新经济

  传统经济当中,既有仍能持续发展的部分,也有严重的产能过剩。后者由于供给过多,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库存高企,企业效益恶化,自身造血能力差。为了维持经营,这些企业一方面极力争取政府补贴,一方面大量借贷,陷入高负债的漩涡。

  以钢铁业为例,当前我国粗钢产能约11.5亿吨,年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还不足70%。与低产能利用率对应的是高补贴与高负债。从2012年至2014年,34家上市钢企总共获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36.2亿元、22.8亿元、37.7亿元。当前我国钢铁业总负债超过3万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在70%左右,甚至个别钢铁企业出现了负债率达100%的情况。

  由于产能过剩行业占用了大量资源,新经济就很难发展起来。近年来,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河北等地经济增速位于全国后列,新经济没有大的起色,原因就是当地支柱型产业产能过剩严重。

  去产能、去杠杆完成之后,原来被占用的土地、人员、政府补贴及金融资源都可以转为用于发展新经济。其中金融资源的再分配尤其重要。目前新经济利用信贷资源较少,具体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经济的企业建立时间短,平均规模偏小,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大型企业相比处于劣势;二是新经济更加重视知识与人才,固定资产相对较少,缺乏借贷抵押物;三是新经济在股权融资方面相对容易,对于债务融资的需求相对减少。为了发展新经济,不仅需要将金融资源从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移,也需要金融资源的通道从债务融资向股权融资转移。

  (三)去库存:为新经济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房地产业不属于新经济,但它规模庞大,上下游产业链广,为政府提供大量土地出让金及相关税费,关系金融稳定,对于国民经济举足轻重。如果房地产业出现大的问题,则很可能导致经济金融危机。在这方面各国已有相当多的教训,2008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就是最新的例证。在经济金融危机冲击之下,各行各业都很难得到充分发展,新经济也不例外。通过去库存,保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维持宏观经济稳定,避免经济金融危机,对于发展新经济有积极意义。

  除了催生新经济的路径不同,五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在影响程度上也有较大区别。其中降成本、补短板对于新经济的促进作用最大,去产能、去杠杆的促进作用次之,去库存的作用最小。

  二、关于推进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的两点建议

  (一)降成本、补短板需要从重从快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秘诀之一就是降成本、补短板。尽管如此,未来降成本、补短板仍有巨大的空间。为了发展新经济,需要将已经确定的降成本、补短板任务落实到位。在这方面,实施力度唯恐不足而无过度之忧。成本降得越早越大,短板补得越快越强,则新经济发展越迅速,中国经济前景越光明。

  与其他降成本、补短板任务不同,减税降费直接拿政府开刀,落实难度较大,尤其需要强调。只有充分认识减税降费的积极作用,才能克服困难,顺利推进。今年全面实施了营业税改增值税,有关部门测算将减税5000亿元左右。但4月份和5月份的营业税同比激增75%左右,企业负担不减反增,影响了政府声誉,需要采取措施补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也需要早日研究推进。降低社保费方面已有不少地方有所行动,但缺乏长期规划,可以考虑最大幅度为50%,但可分期执行的社保缴费降低计划。

  (二)去产能、去库存需要把握好实施力度

  未利用产能和库存并不是越少越好,更不可能为零,正如失业不可能为零一样。市场主体出于多重目的,需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未利用产能和库存。从1986年到2015年,美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率为80%左右,内部各行业在长期平均值方面差别不大,它们的差别在于波峰到波谷的幅度不同。比如粗金属行业产能利用率波动就比较大,最高超过90%,最低则不到50%;金属制品行业则在60%~85%之间。

  我国固然需要去产能、去库存,但不能力度过大,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造成供给不足,价格飞涨,否则传统经济会逆势而动,挤压新经济生存空间,延缓经济结构调整进程。

  通过有力的降成本、补短板及适度的去产能、去库存,新经济必将进一步迅速发展,成为引领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强国梦的主力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负责任的政府不会放纵泡沫沸腾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房价高是因为大城市住宅土地少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铁总年报探秘国企高杠杆之谜

从铁总一张资产负债表来看,降低负债水平和/或提高其盈利能力与改善现金流的政策选择有三:1、加大债券融资比例。2、将优质项目的国有债权置换为股权。3、将优质的高铁项目分拆上市,将未来现金流与投资者分享。

万科之战中宝能系的神奇生钱术

万科9000字举报信成了热门财经话题,宝能系调遣资金的本事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新浪财经“愉见财经”下面就为大家回顾分析,也是带各位“参观”一番,宝能一路上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背后的那个“弹药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