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1日05:40 21世纪经济报道

  林铉

  7月19日,万科向证监会深交所等四个监管部门举报,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控制的相关资管计划违法违规行为,目前这些资管计划共持有万科9.95%的股份。

  市场有观点认为,此举目的是主动放利空打压股价,促使宝能系爆仓。万科复牌之后持续阴跌,19日收盘价格为17.11元,如果利空消息刺激投资者抛售,17元这一整数关口可能会被轻松突破,市场又普遍猜测,宝能系持仓成本或许在16元左右。因此,宝能系势必死守股价,将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不排除爆仓。

  与此同时,某知名媒体引用匿名信息称,在7月19日“A股收盘万科发出公开举报信之后,宝能9只资管计划的管理机构,包括一家券商、几家基金公司及基金子公司均已与提供资金的银行方进行联系,银行方面也希望寻求安全的撤离机会”。显然这个报道与万科的举报信同时构成了对万科股价大利空,但却无法证实其真实性。

  万科股权之争持续一年有余,不管各方如何博弈,至今仍然基本行进在市场规则的轨道上,尤为可贵的是,各级政府并没有直接介入,给双方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冲突创造了条件。正因如此,万科管理层与宝能系的战斗仍在继续。随着万科复牌后股价持续下跌,血腥味也越来越重。

  事实上,在这场股权争夺战中,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有权依法定条件与程序向监管部门举报,但是,举报信中所引的证据应当满足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的基本要求,以确保其权利诉求经得起法律与社会的检验。如果举报信不符合这些基本要求但对公开市场交易构成影响,那么,就存在操纵市场的嫌疑,至少客观上存在这种关系。

  股权争夺战发生至今,一直有声音认为宝能系的资金来源存在问题。去年年底,证监会宣布会同银监会、保监会对此进行调查。据报道,三会以及审计署组组成的调查组在今年3月得出结论,认为宝能杠杆比率为1∶4,“从总体上来看风险可控。”这些监管机构也从未宣布宝能系保险资金、杠杆率或者其他资金来源存在问题,市场默认监管部门认定宝能系并未违规。

  但质疑并未消除,反而愈演愈烈。比如王石日前接受采访认为宝能系杠杆或在20倍以上;姚振华表示实际杠杆倍数为1.7。杠杆率到底多少市场并不知情,保险资金是非违规,监管部门也没有公开说明。这种舆论氛围被真真假假的信息裹挟,不仅影响了投资者对万科股价风险的判断,也造成了市场整体的不确定性。因为与宝能类似的投资者与投资方式在市场上比较普遍,如果监管部门不进行公开说明,任由市场或者当事一方不断质疑,市场就会忧虑监管政策可能会发生变化,这种不确定性风险会随着时间而增加,并可能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性。

  今年以来,证监会提出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的要求,创造了突破性的监管成就,按道理不会在万众瞩目的万科股权之争中缺席。但是,质疑宝能违规的声音仍然不绝,不仅体现了对监管部门的不信任,还让市场对宝能的合法性产生疑问,削弱市场对当事方宝能的信心。因此,不管是对自身权威的维护,还是保证市场公平博弈,监管部门都有责任公开对宝能的合规性问题进行说明。

  万科针对钜盛华九个资管计划的举报依然是质疑对方的资金合规性问题,一般情况下,这些资管计划必须是在大量金融机构合规部门审查下才能通过,而且根据一些专业人士的分析,举报内容难以否定这些资管计划的合规性,这意味着只要宝能有足够的资本为资管计划补充保证金,双方对峙局面并不会被打破。

  但是,为了这场股权争夺战更加公平,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各方信息发布的监督,这场博弈的过程必须公开透明,但要防止任何当事一方或新闻媒体利用非客观的信息或行动影响投资者的判断。尽管双方都有出牌的权力,媒体也有监督的义务,务必保证行为的客观公正理性,让这一举世瞩目的股权争夺战经受得住市场的检验与历史的考验。(编辑 张立伟)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当前确实不会发生美国式的金融危机;但是从债务链的险情看,中国已经存在系统性金融风险。如果不真正加快改革,那么“温水煮青蛙”,暂时不会爆发系统性风险,但照样会把经30多年改革开放国民 辛辛苦苦积累的宝贵财富慢慢侵蚀掉。

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应无悬念

目前,全球经济与石油、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联系紧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似乎成了衡量全球经济是否进入通胀期的“晴雨表”,无论当前全球经济走势多么变幻莫测,但经济缓慢复苏应是大概率事件;受经济复苏驱动,全球经济通胀预期升温亦无多大悬念。

黑石是左右万科之战的天平吗?

宝能系姚老板闯进万科期间,王石很忙,除了拉拢深圳地铁来为自己站台之外,王石B计划一直甚嚣尘上。现在整个万科已经是硝烟弥漫,宝能、华润、王石三方已经撕破脸皮,作为A计划的引进深圳地铁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能上演天地一家春?在相互角力的关键时刻,万科B计划到了呼...

谨防宝万之争背后的并购危机

让各方警惕的并非宝万之争的事件本身,而是宝能以杠杆并购“蛇吞象”的示范意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在影子银行遭遇“资产荒”和并购重组迎来黄金时代的双重背景下,这种连锁反应很可能在中国市场掀起一轮杠杆并购浪潮,最终将中国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带入一场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