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8日06:53 上海证券报

  ⊙华安聚利18个月定期开放债基拟任基金经理 石雨欣

  6月份以来,海外市场动荡不安,先是美联储加息推迟,接着英国“脱欧”事件超预期发生,导致全球避险情绪持续升温。黄金、美元和日元大幅上涨,欧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历史新低……全球经济增长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国内经济自近年来已持续下行,企业收入和盈利的增长率均不断下滑,甚至部分行业已经出现连续亏损状态,同时企业的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目前企业的盈利状况普遍不佳,而债务压力持续增大,企业的投资意愿很弱。在企业信用资质不断下沉的同时,2011年以来,每年各企业外部评级的上调数量均高于下调数量,信用评级也存在普遍偏高现象。

  2014年“11超日债”发生实质违约,之后信用违约事件频发,信用债的刚兑时代已经过去,当前已经步入信用风险2.0时代,信用债的分化开始加强。4月份的中铁物资事件导致信用债再融资大幅下降,外部融资环境恶化。下半年信用债继续面临偿债高峰,而产能过剩的钢铁和煤炭行业在今年四季度仍有2000多亿元的债券到期,达到年内高点,再融资以及外部支持的弱化将进一步加剧信用风险。

  近期虽然没有新增的实质性违约事件发生,但各类信用事件仍不断。如产能过剩行业的兼并重组时有发生,外部评级下调频次也远超往年水平。7月份仍是外部跟踪评级调整的密集期,预计下调数量仍超去年同期水平。随着信用债净融资量的锐减以及外部评级的不断下调,预计信用风险或仍有进一步扩大之势。

  目前,城投债是唯一没有出现违约的品种。这主要是在地方债务置换的大背景下,融资平台再融资环境畅通所致。近两年城投债发行规模持续创新高,融资平台的银行贷款政策也较为宽松,目前融资平台的资金充裕,短期偿债能力进一步提高。而从长期来看,城投债仍存在一定隐忧,虽然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管理,43号文也明确规定要剥离融资平台,但最近两年新增的城投债目前尚无纳入地方政府预算的可能,以后能否纳入预算也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城投债无近忧有远虑。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长期处于低利率的环境下,国内经济的增长动能依然较弱,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基本面支持无风险利率继续下行。同时,信用风险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中低等级债仍面临利差补偿上升的风险,信用债的分化程度将继续提高,未来或进入信用风险2.0时代,控制和管理信用风险将成为核心竞争力。综上所述,中等久期城投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投资的安全性相对较高,可以作为投资者配置的首选;对于中等级别信用债,个券的精选能力极为关键,对低等级信用债需尽量回避。THE_END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张伟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的五大体制成本

我们考虑成本,不单单要考虑生产成本,不单单是狭义的完备市场体制下的交易成本,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种转型期国家伴随的体制成本,运行的制度成本,这个成本对我们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政府投资独撑经济大局稳中有忧

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将继续成为下半年稳增长主力。而民间投资能否摆脱持续下行困境而有所起色,关键要看基建投资力度是否足够大,是否能够重新唤起各方对经济前景预期。

急病旅客为何地面求医难?

备受舆论关注的旅客机上突发急病事件,或许更多折射出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终日忧虑的看病难延续到了自己的远距离出行,即便是选择了最贵的民航,哪怕坐在头等舱里,也不能放心,更无法像在家里拨打急救电话自己掌握生命。

中国经济失速的风险不大

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真正积极”的精神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失速和硬着陆的风险较校但是不可否认,国际经济环境错综复杂、国内供给侧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不容乐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