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3日17:50 《东地产》

  宝万之争加速业主权利意识觉醒

  宝万华之争,看似峰回路转,却又险象环生。

  这场舆论热度持续时间最长的财经事件,混合了央企、地方国企、民企、合伙人等不同属性企业的利益博奕,同步涉及公司高管、大股东、二股东、独立董事、中小投资者甚至业主等不同角色的恩怨纠葛,日趋复杂化的纷争让原本单纯的重组事件走向失控。当社会舆论在情怀与规则、猜想与真相、妖魔化与误读、理性与阴谋,八卦与噪音……凡此种种占据手机终端的热点话题传播中,一个原本局限于企业内部的纷争已经上升为社会性的争议浪潮。然而,在这个影响范围极大、波及范围甚广的财经事件中,有一个最为利益相关的重要群体——万科的业主和准业主,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

  不同于万科小股东,或清仓走人,或用脚投票,抑或找到利益代言者;作为不动产拥有者,万科的业主受到整个事件的裹挟,却鲜有选择余地。不过,也正是这场影响深远的控制权纷争,将加速业主权利意识的觉醒,也将影响物业管理的行业走向。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将从开发商、业主、物业管理业三个维度重塑未来市场。

  就开发商而言,万科业主购买万科产品时,已经支付了品牌溢价,这要求万科无论未来股东之争结局如何,必须保持原有的物业管理水平。尽管业主在购买万科产品时,同时签署的物业管理合同通常为三到五年的短期合约。但就现实情况而言,业主选择万科不动产产品时,也同时是在选择万科物业,这种隐含的长期契约,类似于售后服务,是万科产品在竞品市场产生高溢价的主要因素之一。万科未来如果发生了相当程度的管理层变动,尤其是万科物业相关核心人员的人事变动,很难说原有的管理服务水平不受影响。一些准备推进或研发中将推进的业务,很难保证在管理层变动后新管理层会继续推进,这些被描绘的未来业务,比如物业管理中的智能机器人,是吸引顾客成为业主不能忽略的因素。因此,一个负责任的开发商,应确保物业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从业主角度出发,如果未来万科的管理层尤其是万科物业发生重大人事变动,进而导致物业管理水平降低时,万科业主必须学会维护自身权益。必须承认,由于历史原因,国内的业主权益意识并未形成氛围,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占比不高,即使在运作的业主委员会,也属良莠不齐,能有效维护业主权益的业主委员会并不多见。因此,万科控制权纷争事件,是业主权利意识觉醒的契机。比如,倘若未来管理层发生变动,影响到原有的物业管理水平时,业主有权利更换更符合业主利益的物业管理公司。

  最后,就行业发展层面而言,物业管理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房地产业进入下半场,物业品牌在资产市值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优秀的物业管理公司,将成为不动产保值增值的关键。这不仅仅因为社区是电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是互联网经济O2O的线下战略布局;更为重要的是,当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当业主逐步意识到物业管理在不动产中保值增值的重要性显现,业主委员会可以选择更好的物业管理公司时,高端的物业管理需求未来将成倍增长,市场空间全面打开。另一方面,新开发的物业趋向豪宅化,高端高水准的物业管理才能与不动产相匹配。从这个意义上,万科物业为代表的一线物业公司品牌,市场空间前景广阔。

  因此,无论股东之争最终走向何处,在业主权利意识觉醒的背景下,物业管理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责任编辑:陈楚潺

相关阅读

为何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

我国刚迈入工业化中后期,生产活动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刚刚超过第二产业,但知识和技术含量高的专业服务业比重偏低,导致劳动收入相对于资本报酬偏低。同时,高质量人力资本比重偏低,也影响到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

如何降低英国退欧谈判的出价

在不确定性的时期,全球投资者会转向那些能够略微实现经济增长,同时社会稳定和尊重法律的国家。尽管有选举周期伴随的政治噪音,美国再次被证明其三权分立制度可以有力地为其未来保驾护航。这可以从安邦保险高价收购美国资产看出来。

谁会成为下一只死亡股?

凡是那种毛利率超越同行一大截,F10里面没几个机构的牛逼公司,小心他们都是来坑爹的,千万别抓住下一只死亡股票。谁会成为下一只死亡股呢?

万科收购黑石资产或是借尸还魂

万科与黑石的交易,购买黑石地产资产不会是终点。看目前的万科宫斗发展,黑石套现之后买入关键股权非常有可能。这,也许就是王石及管理层的后发制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