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1日01:46 证券时报

  通胀微跌重回“1”时代 货币宽松预期再度抬头 

  证券时报记者 马传茂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受菜价猪价等食品价格回落影响,6月份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1.9%,环比回落0.1个百分点;生产价格指数(PPI)则受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影响,同比降幅由5月份的2.8%收窄至2.6%。两项数据均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通胀重新回落至“1”时代,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事实上,近期由于外围经济环境的波动以及看空国内经济的预期,市场上对于货币政策将再度宽松的预期重启,并认为三季度可能成为政策宽松窗口期,或者说“降准”随时会来。

  但与此同时,另一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在没有超预期冲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降准降息,即使降准也仅限于对冲外汇占款减少所带来的流动性不足。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直言,“CPI中枢上行已彻底封杀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空间。”

  双方观点的分歧在于,在经济数据偏弱和外部环境变动的影响下,央行货币政策是否存在宽松可能?在宽松预期升温的基础上,降准降息是否存在可能性和必要性?降准的政策着眼点在哪儿?

  货币宽松预期升温

  从近年情况看,货币供应与CPI之间的相关性下降,简单地从CPI数据推倒货币政策似乎并不合理,但CPI数据走势却仍是考虑货币政策调整的重要因素。

  任泽平在解读CPI数据时表示,通胀进入“1”时代,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打开。他解释称,自2月份降准以来,已4个多月没有再降息降准,主要是因为一季度经济触底回升、通胀预期抬头、房价暴涨,目前第一个因素已经被破坏,第二、三个因素未来将逐步弱化,因此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预期正逐步升温。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张德礼认为,通胀回落将打开三季度的货币政策宽松窗口期,“考虑到三季度CPI继续走低、受英国脱欧影响美联储9月加息概率不大、人民币贬值预期平稳等综合因素,随着三季度经济数据走弱及年中政治局会议的召开,预计政策宽松力度将边际增加。”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熊义明则在货币政策考量中更为注重汇率因素,他根据6月外汇储备意外回升、英国脱欧公投冲击下国内资本流出意愿不强等现象,以及人民币汇率经历三轮贬值后修正较多高估部分,对资本市场与资本流动的影响逐步下降等情况综合认为,人民币汇率可能正在接近软着陆,汇改已接近尾声,货币政策未来空间打开。

  而邓海清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的态度明显不同,他认为,今年CPI低点在1.8%以上概率较大,再加上今年CPI中枢由去年的1.5%上升至2%,这将彻底封杀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空间,从概率来看,出台的稳增长措施是“宽财政”>“宽信用”>“宽货币”。

  降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降息由于可能进一步鼓励加杠杆的行为,违背当前政策意图,因此分析师们普遍认为降息的必要性和意愿均不强。在货币政策存在宽松预期的基础上,就降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这个话题,分析师们明显存在分歧。

  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表示,从政策面看,在短期经济增长下滑以及海外风险因素不确定的情况下,以稳为纲将成为下半年的主旋律,预计政策边际宽松可期,货币政策仍将保持一定的支持力度。他预计下半年降准两次。上海证券宏观分析师胡月晓也认为,由于前期基础货币持续负增长,为维持流通货币增长的平稳,“降准”随时会来。

  对此,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是否需要降准应基于降准空间、必要性及触发因素三个方面考虑,“首先,与2002年6%的存款准备金率相比,目前仍有足够的降准空间;其次,由于前期资金到期,以及外汇占款整体增长放慢,降准也是存在必要性的;再次,关键在于是否有触发因素,从目前情况看,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的组合将是今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常态,在没有超预期冲击的情况下没有必要降准降息,目前年中风险最大时点已过,如果美联储7月份不加息,那么未来两个月货币政策没有放松的可能。”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分析师张继强则表示,降准仍有必要,但更多着眼于对冲外汇占款减少。银行方面也有分析人士持同一观点,其中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虽然建议年内可降准1~2次,但仅限于对冲外汇占款减少所带来的流动性不足。

  南京银行金融同业部研究员陈丽丽也认为,是否降准主要还是视外汇市场资金流出压力而定,目前来看外汇市场整体还是比较平稳,降准的必要性并非很强。她认为,降准和降息还是央行不会轻易采用的政策选择,继续通过定向操作补充流动性的概率较大。

  翟超/制图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关于下半年楼市的七大预言

上半年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上升幅度出乎大家意料,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热点城市房价已经有了比较大涨幅,下半年继续保持这种上升态势难度较大,但由于地价快速上升的支撑,这些热点城市房价下行空间不大,盘整后缓步上升是未来趋势。

英国工人阶级是怎么看退欧的

不管他们对移民有何担心,“支持英国退出的工人阶级认为,不管发生什么,大部分或全部收入损失都将由富人承担,特别是受到千夫所指的伦敦金融城银行家。”

全球恐怖主义2.0是如何诞生的

要打击恐怖主义只能从根部入手,打击其形成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只有稳定的社会、完善的治理和健康运行的国家才能给人民提供免于“恐怖主义”滋扰的生活。

千万别再说统计局GDP数据造假了

此次修订后,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部分统计指标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但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当前的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