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1日06:43 第一财经日报

  二季度数据本周公布 机构预测经济增速6.6%

  陈益刊

  [新经济体量目前还比较小,还不能完全抵消传统经济下滑的影响。一旦新经济体量大到可以抵消传统经济下行的影响,那么中国经济可能就稳住了]

  继CPI之后,二季度经济数据将陆续出炉,经济增速究竟如何,引发广泛关注。

  7月1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了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这拉开了全国第二季度经济数据披露的序幕,本周相关部门还将公布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增速、货币和信贷数据、贸易数据、财政数据等。

  二季度经济增速或为6.6%

  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非二季度经济增速莫属。

  目前多数机构预测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略低于一季度。6月份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月度调研结果显示,2016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速预测均值6.63%。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徐洪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考虑到一季度货币投放较多,而5月和6月货币投放明显减少,二季度经济增速将低于一季度,预测增速为6.6%。

  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预测,二季度GDP增速从一季度的6.7%降至6.6%。同比增速放缓主要原因是去年比较基数偏高,去年二季度更高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和强劲的金融市场表现提振了GDP增速。

  对于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走势,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出了判断,他在7月8日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符合预期和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经济基本面和社会大局基本稳定,金融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的进展,但经济走势仍然分化,新旧发展动力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新动力的成长势头正在加快。

  根据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6.5%~7%,CPI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等。

  上半年新经济快速增长,对中国传统经济下滑发挥了重要的对冲作用。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近日在第十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上表示,新经济的持续快速成长减少了经济下行压力,可以预期,新经济对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产生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新经济体量目前还比较小,还不能完全抵消传统经济下滑的影响。一旦新经济体量大到可以抵消传统经济下行的影响,那么中国经济可能就稳住了。

  习近平在上述座谈会上指出,从趋势看,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从经济运行看,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必须坚定信心、增强定力,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经济结构,强化新的发展动力。

  下半年挑战重重

  徐洪才告诉本报记者,下半年经济运行仍面临重重挑战,包括制造业向外转移、东北等局部地区经济下滑过快、“三去一降一补”加大银行坏账、人民币贬值引起资本外流等。

  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影响经济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一是三期叠加的新常态阶段,经济运行风险增加。如去产能不可避免地对短期增长造成冲击,国企债务违约现象出现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等。二是宏观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如一季度货币政策曾相当宽松,短期内带动经济指标向好,但出于对早前政策的担忧,宽松政策持续时间缩短。三是海外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如美联储加息与英国退欧等事件都一度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他认为,下半年,房地产投资的牵引作用预计相对减少,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将成为支持增长的主要动力。下半年结构性改革的重心是去产能。

  习近平在上述座谈会上强调,宏观经济政策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适度扩大总需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力、有度、有效落实好“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引导好发展预期,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定社会预期,用重大改革举措落地增强发展信心。

  徐洪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如果下半年稳增长政策加码,全年GDP增速可以达到6.7%,如果政策力度不大,全年GDP增速或为6.6%。

  瑞银预计,随着此前政策宽松的效用递减、房地产活动回归正常化、民间投资持续乏力、全球宏观环境不确定性持续,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将放缓至6.6%、四季度进一步降至6.5%,全年GDP增长6.6%。

  徐洪才表示,当前财政政策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来推进改革,包括支持重大项目上马,支持“三去一降一补”等。而央行也不应再错过时间窗口,应该降准,降准可以释放长期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7月9日发布的“2016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年中报告”称,从工业、服务业、消费、投资、外贸等各方面的数据和资本市场的表现综合来看,中国经济短期内触底反弹的能量还很薄弱,2016年下半年中国经济继续下行的压力依然很大,2017年经济继续下滑也是大概率事件。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相关阅读

关于下半年楼市的七大预言

上半年一二线热点城市房价上升幅度出乎大家意料,从目前情况来看,多数热点城市房价已经有了比较大涨幅,下半年继续保持这种上升态势难度较大,但由于地价快速上升的支撑,这些热点城市房价下行空间不大,盘整后缓步上升是未来趋势。

英国工人阶级是怎么看退欧的

不管他们对移民有何担心,“支持英国退出的工人阶级认为,不管发生什么,大部分或全部收入损失都将由富人承担,特别是受到千夫所指的伦敦金融城银行家。”

全球恐怖主义2.0是如何诞生的

要打击恐怖主义只能从根部入手,打击其形成的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只有稳定的社会、完善的治理和健康运行的国家才能给人民提供免于“恐怖主义”滋扰的生活。

千万别再说统计局GDP数据造假了

此次修订后,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我们认为,尽管中国的部分统计指标例如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被高估的可能,但中国GDP总量被夸大的可能性不大。相反,当前的GDP核算仍然存在遗漏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