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05日10:34 21世纪经济报道

  近期股市债市上涨,黄金、白银、有色、部分农产品等商品价格表现出色,出现了少见的大类资产齐涨格局,过去轮动或跷跷板效应短期失效,逻辑是什么?未来向何处去?

  7月4日晚间,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分析表示,近期市场出现了股债商品齐涨的格局,不仅是中国国内现象,而且是全球现象,很大程度上跟市场对货币政策宽松预期升温有关。国内经济通胀回落为货币政策再度宽松打开了空间,国际上英国脱欧公投后美联储加息预期推迟、欧央行和英国央行均表态可能采取进一步货币宽松措施。低利率系统性抬升所有大类资产的估值中枢,流动性泛滥填平所有估值洼地,引发资产配置压力和资产荒。同时,近期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修复,美联储议息、英国脱欧公投等风险事件逐一靴子落地有惊无险,还有人民币汇率释放贬值压力波澜不惊,去产能、兼并重组等供给侧改革边际推动。

  他认为,今年一季度的天量信贷将经济推升至4月,5月以来经济重回下行通道,这种势头可能持续到二三季度。自2月29日降准以来,货币政策已4个多月没有再降息降准,回归中性稳健取向,主要是因为一季度经济触底回升、通胀预期抬头、房价暴涨,目前第一个因素已经被破坏,第二、三个因素未来将逐步弱化,因此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的预期正逐步升温。随着经济通胀回落,货币政策再度宽松空间逐步打开,而与2014年-2015年主动放水不同,2016年可能更多地是衰退倒逼式宽松。

  此外,市场对近期CPI回落已有共识,但对通胀风险在中期能否消退存在分歧。年初以来,CPI反弹至4月的2.3%高点后,5月回落至2.0%,预计受菜价猪价下跌影响6月将破2%。部分市场观察者对通胀风险的担忧主要基于货币超发尤其M1持续创出新高。他指出,根据历史经验,M1是CPI比较好的领先指标,但是M1能否引发高通胀则存在不确定性,还要看当时的产出缺口情况。在产能过剩的经济周期阶段超发货币更多地被资产价格吸收而非实体通胀,这在2014年启动的这一轮货币宽松表现十分明显。故综合考虑2015年CPI前低后高、菜价猪价油价主要涨价因素放缓、经济再度回落、M1增速将随着房地产销量回调而见顶等因素,预计下半年CPI总体呈回落态势。其实此前,他及他的团队已预计今年通胀总体温和,5月份判断通胀见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相关阅读

中国为什么没有奢侈品品牌?

“中国至今还没有一个国际一线奢侈品牌,高端产品还只够得上国际中端的水准。中国造得出一把刀,却造不出一个维氏军刀品牌,就是这个道理。”

中远集团被希腊愤青给坑了

面对政治风险,更加需要冷静应对。各国政体不同,政治风险的表现也不同。例如希腊问题,就是民意驾驭政府所导致的政治风险。走出去企业需要了解政治风险的具体问题,政治决策的流程和要点,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化解。

分析中国经济让我见证奇迹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今天身在中国的你,正在以一种与身在其他任何国家都不一样的方式参与历史。在这样的历史中,或许对个人来说重要的是商业机遇,处于经济发展趋势的最前沿。

A股造假只有空前没有绝后

A股充满着金钱的诱惑,造假只有空前,没有绝后,投行的馊主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