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尔街到硅谷,从伦敦到香港,全球各地充斥着各类拼命三郎式的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习惯于向下属分配超负荷工作,甚至占用下属的业余时间来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员工们为了满足企业要求,往往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甚至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一旦无法适应这种工作节奏,便会受到惩罚。
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常常会使重压之下的员工成为社会学家眼中的理想工作者:一心扑在工作上且随时待命。这种现象在专业人士和管理层中十分普遍,特别是在科技创业公司、投资银行以及医疗机构中。在上述三个工作场所,任何有意义的业余爱好都被视为不合时宜之举。
卡拉·哈里斯初入摩根士丹利时也担心于此,不过目前她早已升任高管。同时她还成为一名已出版过三张专辑的福音歌手,并举办过多场演唱会。但在职业生涯早期,哈里斯也曾不可避免地在繁重工作和业余爱好间做出艰难抉择。
要想成为理想工作者,人们必须学会不断取舍:为人父母照顾家庭之需、个人需求甚至健康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全力工作的拦路石。而绝大多数人认为,实现事业成功需要自身及其周围人都需符合理想工作者的要求,以至于当企业欲做出相应改变时,这些理想工作者竟然无法接受。比如,著名零售商百思买公司一度试图避免加班,却遭到一些管理人员的反对,这些管理者普遍认为,无私奉献是工作之必需。
力争成为理想工作者显然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其效果如何,目前职场上还普遍缺乏相应探索。针对于此,近期《哈佛商业评论》在咨询、金融、教育、新闻等多个行业展开访谈调查,并得出结论:成为理想工作者既非必需,对企业发展也并无多大益处。大多数雇员表示,很难一直专注于某项工作,因为加班加点的超负荷工作,往往迫使他们不得不在工作时间分心于生活的其他方面。此外,虽可尽其所能调节自身工作生活压力,但人们往往也会因此饱尝身体失调的后果。基于此,《哈佛商业评论》建议,建立一个更趋健康且更具工作效率的组织文化对企业发展更为有利。
调查发现,很多理想工作者对于超强度工作往往采取被动接受态度,而只有工作令人愉悦且有所回报,才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很多员工碍于失业及其他风险,往往忽视主动接受工作的意义。尽管短期来看,他们被动接受工作仍可顺利完成任务,长期而言,被动接受的脆弱性显而易见。
此外,接受理想工作者理念的员工已很难理解与此理念相悖者,如此一来,这些员工本身也成为工作场所的压力维护者,甚至会因此不断叨扰已经下班的同事。为减少超强度工作场所带来的压力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哈佛商业评论》认为,人们有必要学会快速接触、重点关注及次日跟进等手段。(石璐)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