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11日07:35 经济观察报

  券商:一场贪婪过后,靠天吃饭不行了

  姜鑫

  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市场的冷暖,感触颇深的恐怕除了投资者外,就是券商了。

  2015年6月,上证指数在攀上5178.19的高峰后止步不前,伴随着千股跌停,一路奔涌而下,而券商的盛夏也在这个时候到达了尽头。

  随着违规融资、第三方接口、场外杠杆、爆仓、做空以及程序化交易等一一浮出水面,一路为牛市行情摇旗呐喊、大开绿灯的券商成为监管的重点,先是罚单接二连三而来,再到多家券商人事动荡,行业面临洗牌……

  2016年,资本市场的跌宕起伏仍在上演,几度熔断、几度调整、几度震荡的行情下,券商们发现坐着收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传统的经纪业务不断承压,使得2015年靓丽的成绩单已经成为了过去,行业深秋,降薪裁员之声不绝于耳,贪婪过后的券商亟需转型来摆脱靠天吃饭的命运。

  罪与罚

  “我们用欲望成就自己,也用贪婪毁灭自己。”

  回忆起去年的夏天,那些蒸发的财富以及一个月内变白的头发,一位操盘手做出了上述感慨。然而,面对诱惑,失去理智的不仅仅是市场一线的投资者。

  随着A股市场两融规模的迅速发展,以及各路杠杆资金的疯狂加入,一轮牛市自2014年平地而起,在2015年达到了高潮。这也使得春天还未开始,市场就提前进入了燥热的夏季。

  随着市场的迅速转暖,入场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街头巷尾的话题都成了股市、盘面,中性消息也纷纷被解读成利好。而这中间,少不了券商从业人员的推波助澜,经纪人短信、微信群荐股,四处散播的内幕信息,群众效应下,被推高的不仅仅是行情,还有券商利润表上的数字。

  指数一路攀升,财富效应初显,投资者的热情愈发高涨,面对杠杆资金在门外的张望,券商大方地开起了绿灯,融资融券的限制被放松,第三方信息系统被接入,利用一人多户、线上转线下、借道私募基金专户进行配资……风控被在利益面前效力在褪色,投资者的贪婪诉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

  然而,当大盘在达到5178.19点后开始掉头,并呈现陡峭的下跌,甚至出现千股跌停的惨烈场面,越来越多的融资客被平仓甚至爆仓。高杠杆风险暴露,为配资和违规账户大开方便之门的券商也成为了众矢之的,监管层亦严苛要求券商进行清理违法配资和违规账户管理。

  自去年年初,券商快速发展的两融业务就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2015年1月,证监会结束了对45家证券公司的融资类业务现场检查,并“敲打”了不合规的公司。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3家公司因存在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等问题,被暂停新开融资融券客户信用账户3个月;而民生证券、广州证券、新时代证券、齐鲁证券、银河证券也因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等问题被给予了警告。4月份,证监会监管层进行了第二轮检查,长城证券、华泰证券国信证券、中金公司、五矿证券、华西证券等券商被点名。

  2015年下半年,券商的场外配资业务的违规成为了监管的重点。9月11日,由于未对外部系统接入实施有效管理、对相关客户身份缺乏了解,海通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和方正证券被证监会给予行政处罚。

  据统计数据显示,就在2015年内,有19家券商总共接到了监管层25张罚单。

  资本市场的暗流汹涌,给券商带来的不仅仅是接二连三而来的罚单,还有高层的人士变动。8月,中信证券宣布公司有几名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被公安机关要求协助调查有关问题;10月,国信证券总裁陈鸿桥结束了自己49岁的生命……

  盈与亏

  由于A股市场活跃交易量激增以及两融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受益于经纪业务、融资融券业务的增长,2015年上半年券商的业绩格外靓丽。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23家上市券商的营业收入合计2324亿元,同比增长了263%;净利润合计1060亿元,同比增长421%。以181天计算,这些券商日赚近6亿元。

  而据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证券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51.55亿元,同比增长120.97%;实现净利润2447.63亿元,同比增长153.50%,创下了收入和利润的历史最好水平。可以看出,仅仅半年的牛市就让券商赚得盆满钵满。

  以去年6月12日为基点,截至今年6月7日,三大股指累计跌幅超过40%,A股市值蒸发逾25万亿,900余股跌幅在50%以上。而据当时持仓投资者数量约5000万人粗略计算,股民人均亏损已约50万元。

  波澜壮阔的市场面前,业绩靓丽的券商并不是赢家。

  2015年7月,大盘如决堤的洪水,跌跌不休,为了自保多家公司申请停牌,市场的恐慌情绪蔓延。就在这时,国家队出手了。7月4日下午,21家证券公司通过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告称,动用净资产15%、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的资金投资蓝筹股ETF,据公开数据显示,这21家券商的行业规模占比超过60%。9月1日,救市的号角再度吹响。国泰君安、国海证券长江证券太平洋证券等13家券商同时发布出资公告。粗略计算,此次投入上市场的维稳资金将近1000亿元。

  在首次出资救市时,券商曾承诺,在2015年7月3日余额基础上,4500点以下自营盘不减持。值得注意的是,7月4日,大盘位于3686.92点,而进入2016年6月以来,大盘整体在3000点以下徘徊,这也意味着,券商投入的救市资金可能面临着20%以上浮亏。而据招商证券5月下旬研报测算,证金持仓整体浮亏约23%。

  作为参与“救市大军”组建的21家券商中,有15家在去年领到了证监会的罚单,仅有6家幸免。一面是在利益面前风控薄弱的违规者,一面是市场巨震后稳定股市的中坚力量,盈与亏之间,券商让市场既爱又恨。

  守与变

  2016年,股市的震荡起伏仍在上演,几度熔断后,大盘由年初的3500点一路下探,至2638.3点止跌后,于2月底开启了震荡行情,随后市场几度反攻,终未能守住3000点高地。截至端午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6月8日,大盘收于2927.16点。

  震荡行情下,成交不断缩量,资金观望情绪浓厚,疲软的市场也给券商的业绩带来了影响。4月,24家上市券商母公司总营业收入124.72亿元,环比下降43%,实现总净利润50.8亿元,环比下降52%。5月,随着市场不断企稳,券商也恢复到了较为平稳的状态,包括新上市的第一创业证券在内的25上市券商实现当月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环比有所下滑;实现净利润63亿元,环比增长近10%。

  在一位券商人士看来,目前来说,证券公司收入构成仍以经纪与自营为主,“靠天吃饭”现象仍严重。据国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传统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46.8%、24.6%,合计占比达71.4%,近5年来这两项业务占行业总收入的比例始终维持在60%-70%之间。而除了靠天吃饭外,券商还面临着行业的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和资本中介业务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难题。

  而在近日,证券公司裁员的消息四下而起,在方正证券撕开减员增效大幕后,招商证券、国泰君安等公司员工讨薪打油诗也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大牛行情难以为继,主要收入来源仍然与市场波动高度相关的券商行业似乎提前入了秋。

  重要的不是环境,而是面对环境做出的反应。

  开源证券分析师表示,近两年来,证券行业的平均佣金费率在不断降低,但佣金仍是券商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券商通过开展互联网业务、转型财富管理等方式,降低经纪业务成本,向分类客户提供差别化增值服务,成为券商进一步拓展经纪业务的重要方式与手段。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国家“脱虚向实”的政策指向,经纪业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而服务于实体企业全产业链上的投资银行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具有较高的人均创收水平,将使券商得到真正转型,进而彻底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

  近日,有媒体曝光了申万宏源的一份内部文件显示,公司对经纪信用事业部、各分公司、营业部发出了“标准化咨询服务产品”签约服务的通知,对客户进行精准的分类管理和服务。这也意味着,面对现状,券商已经有所行动。

  “智者顺时而谋”北京一位中型券商管理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近几年来,直接融资市场出现了不错的发展,随着监管层对资产证券化、新三板市场的梳理与引导,投行业务将是未来可选的不错的发展方向。特别是新三板业务,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已经不少公司在北京成立了新三板业务为主体的分公司。”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及国家“脱虚向实”的政策指向,经纪业务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而服务于实体企业全产业链上的投资银行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具有较高的人均创收水平。

  在证券行业的深度研究报告中,国信证券分析师认为,伴随居民可支配收入及财富储蓄的不断增长,我国居民对财富管理的需求将持续释放,财富管理市场将长期稳定增长。在未来3-5年的低息周期下,券商资管业务的投研及品类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凭借实力强大的投研团队与多市场覆盖,券商资管业务可以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相对较好的资产配置及收益。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相关阅读

广大股民如何闯过A股高考?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闯过高考。可是人生有太多的高考,特别是股市。我们拎着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堪比走独木桥的高考,甚至一不小心踩上个地雷,绝对让你开始怀疑人生。那怎样才能闯过A股的地雷阵呢?

房地产泡沫带来的财富终究是幻影

我们可以在泡沫膨胀的时候将其识别出来,但还不能预见其崩溃的时点。我们并不知道(或许也不可能知道)下一次国际金融危机的确切性到底是什么,但只要人们在金融活动中依旧保持着冲动的动物性特征,危机肯定会再次爆发。

政府不应以保姆心态看企业破产

政府应是市场的裁判员与调解人,但不必以“保姆”甚至“父母”的心态对待企业的破产。政府应尽量少地甚至在多数领域完全不卷入市场主体的竞争中,创造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公正性与透明度,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发挥决定性作用。

苏宁收国际米兰让意大利人咋想

一个国家在足球上取得国际性的成功,并不只是靠运气,而是一个可持续足球产业生态系统的产物,这个生态系统从股东,到足球赛,各方都需要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成功。知名球队和球星不过都是足球产业的终极产品,“出口”后取得国际效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