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5日06:11 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北京5月24日讯(记者 周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今天发布的《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报告(2016版)》显示,中国钢铁工业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目的。中国不鼓励钢铁产品大量出口,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控制钢铁产品出口。

  去年,全球粗钢产量下降、钢材价格下跌,中国钢铁业也出现下滑。在产量方面,2015年,世界66个主要产钢国家和地区共生产粗钢16亿吨,比上年下降2.86%;中国内地全年生产粗钢8.04亿吨,比上年减产1917.98万吨,下降2.33%。在价格方面,2015年12月末,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4%,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2.16%,CRU国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幅高于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

  从市场需求看,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钢材消费市场。2015年,中国内地粗钢表观消费量7.04亿吨,占全球总量的43.2%。中钢协表示,中国经济的区域不平衡性以及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国内需求将保持基本稳定,市场前景依然可观。中国钢铁工业以满足国内需求为目的,将不断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努力化解过剩产能,持续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报告指出,钢铁产能过剩是全球性问题。按照世界钢协数据,2015年全球粗钢产能利用率为69.7%。2014年末中国粗钢产能约为11.3亿吨,按照2015年产量测算产能利用率71.2%,和全球情况基本相当。中国政府、钢铁行业和企业积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取得了明显成效。“十二五”期间,已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钢铁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两年下降,2015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1%;市场竞争和环保压力已促使一批钢铁产能退出,包括各类所有制企业。今后5年,中国计划再压减1亿至1.5亿吨钢铁产能,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对于外界关注的中国钢铁贸易政策,报告强调,中国不鼓励钢铁产品大量出口,相反还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措施控制钢铁产品出口,如对部分钢铁产品加征出口关税、主动下调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等。近年来,中国钢材出口有所增长,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国际钢材市场需求上升、中国钢材国际竞争力提升等原因。

  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钢材出口1.12亿吨,比上年增长19.9%;进口钢材1278万吨,比上年下降11.4%;全年净出口钢材折合粗钢1.03亿吨,占中国内地粗钢产量的12.81%。

  近年来,国际钢铁贸易摩擦增多,中国政府和钢铁行业对此高度重视。中钢协表示,中国钢铁行业愿以合作共赢方式化解贸易摩擦,和国际同行一道共同维护正常的国际钢铁贸易秩序,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反对将钢铁贸易问题政治化。

责任编辑:杨雪 SF114

相关阅读

房地产开发商的房价操控术

中国当今排名前十的房地产开发商,无一不是周期游戏的高手。在经济低迷和宏观调控时期,他们大胆从政府手中低价吸纳土地,形成财务上的高杠杆性,而在经济复苏及货币宽松时期,则快速出售,积累现金,等待下一轮紧缩周期的到来。

学徒制能帮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吗

德国近一半的高中生从16岁起就被分流到职业教育领域,有40%的德国年轻人成为学徒。如果能被戴姆勒,博世或是宝马这样的企业选中所学徒,可以成为一件毕生值得骄傲的事情。

台湾还配列入亚洲四小龙吗?

中国台湾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排名在亚洲四小龙中垫底,引以为傲的电子产业发展前景危机重重。当年诺基亚被苹果手机击败,导致芬兰经济大退步的悲剧,难道又要在台湾重演么?

银行如何面对员工离职潮

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增长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推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市场化激励模式,以市场化的薪酬吸引人才。

0